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 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方法。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从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个人电脑PC开始诞生的,虽然更早有电报码,用0──9十个数字中的四位组合构成每一个汉字,便于邮电局发送电报之用,但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是认为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来,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汉字才是输入法广为使用的真正开始。在台湾的汉字输入法历史则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开始。
作为拼音输入的爱好者,曾经用过很多经典的拼音输入软件。。
一。自然码,应该说还是应用最广泛的双拼方案,与windows系统自带的微软双拼方案及其相似。同时是第一个广泛使用双拼加辅助码输入方案的输入法,主要针对是不想学五笔,但是又想通过拼音输入盲打,看打的用户。以前曾经用过,但是当时对于双拼加辅助码的设计理解不够深刻,没有继续使用。
二。拼音加加,现在自己正在使用的输入法,支持直接辅助码和自定义辅助码的双拼输入,比较小众,没有在线更新词库的功能,但是自定义的功能强,词库管理强大,上屏速度快,没有广告,比较适合追求打字体验的用户使用。
三。 智能狂拼,同样支持直接辅助码和自定义辅助码,在整句输入方面空格加声母的修改定位方式唯一,比其他输入法方案的ctrl+声母的方案更加方便,输入体验更好。整体智能不错。但是由于是小组开发,所以BUG是难免的。
四。紫光拼音,曾经是很多人的旧爱。应该说是qq和搜狗拼音的设计原型吧,很多方面,比如说超级简拼的功能,紫光拼音,qq和搜狗是一路的,拼音加加是另一路,如果都有过使用的经验的话,不难体会。不支持辅助码功能,在很多专业拼音研究者眼中是称不上高端的,又没有三大主流输入法网络同步的功能,也称不上大众,不上不下的,个人更觉很尴尬。
总体来说,拼音输入分为字词输入和整句输入两个范畴,随着云输入的介入,这两个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像qq和搜狗你很难说它们是典型的字词或者是整句输入。而传统的输入法,自然码,拼音加加,紫光拼音等输入字词输入,略带整句输入的功能。微软拼音,智能狂拼可以算是典型的整句输入法。
因为对于拼音输入的效率和体验比较关注,也用上了很多拼音输入法,现在固定使用在拼音加加上,因为双拼加辅助码的输入效率还是相当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