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人和郭嘉做比较了,也就没有所谓的第一了撒。能不能成第一,就在于比较,既然能和郭嘉做比较的人都不出现,那又有什么第一谋士之称啦!就好比一只青蛙,天天对着井口,说他看到的天好大好大呀,但是他没有出井口,他怎么可能知道天真的有多大啦。田丰,沮授才能也并不一定在郭嘉之下,为什么他们名不及郭嘉、诸葛亮大啦,问题就在于他们在历史中没有成功,任何人都有缺点,田丰、沮授的缺点就就在于刚而犯上。而郭嘉,诸葛亮都有各自的缺点。至于选择主子这件事上,袁氏素来对田丰,沮授家族有恩惠,古时候本来就重信誉,报恩惠。袁氏对田丰,沮授家族有恩,田丰沮授当然会力挺袁氏家族咯。至于田丰沮授他们是否知道袁绍的本性,我觉得应该也是知道的,但是就因为袁氏对他们家族有恩,所以他们才不得不报答袁氏。
如果论纯谋士,郭嘉是当属于三国第一谋士的,就算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庞统出现,郭嘉还是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才能与荀彧相似,重在内政,周瑜、司马懿才能重在统帅。庞统的才能是包含谋略,统帅的,所以谋略不是最厉害的。郭嘉是属于纯谋士。虽然贾诩也是不错的谋士,但是他往往总是为自己的性命考虑,出言怕引祸,所以虽然有才,却并不是总是表现出来。所以他也就排不上第一谋士之称了。
郭嘉死了,诸葛出山了,周郎赤壁了........可郭嘉还是第一谋士啊。
郭嘉是曹魏第一谋士,应该没有太大异议吧。诸葛和周瑜分别是蜀汉和东吴第一谋士,而三国当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无疑是曹魏。且郭嘉辅佐曹操,是在从”一方小诸侯“到”统一北方“这个最为关键的过程中,这与诸葛周郎是相同的,但最终建立的国家曹魏最强大。虽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在里面,但作为推举郭嘉为三国第一谋士的原因也不为不妥吧。
此外,在这些人当中郭嘉也是最为纯粹的谋士。诸葛、司马、周瑜不只是出谋划策,大多时候是实际的执行人,是丞相、将军,而不是纯粹的谋士。庞统那货就不提了吧,领兵出征被人家埋伏挂掉,这样的人直接剥夺凭先进谋士的资格。
哈哈,有意思!郭嘉为三国第一谋士,我觉得不过分。但是其他的观点就不敢全部苟同了。有大作为的人,必定有非常之胆略,诸葛亮归刘之时,势力单薄,周瑜受任之际,敌强我弱,何惧之有?二者不可谓胆怯!庞统只是欺对手无谋,若遇良才,未必骄傲,则胜负未可知也!司马常能隐忍,有得一拼。若奉孝在,司马懿不一定有托孤之重! 仅属个人观点以作参考,楼主不要喷!
所谓谋士,仅仅就是出谋划策的人。郭嘉可以说是纯粹的谋士。而诸葛,周瑜,司马则不能算单纯的谋士,谋略不是他们特长,是一方统帅。庞统是半谋士半将军,毕竟人家也是可以带兵的,虽然在围攻成都时不慎被射死,但不能说他不行。
单纯的谋士中郭嘉基本可以说是第一了。不论从能力,尽职尽责,受信任程度,包括他早逝留下的幻想空间,能与之相比的人不多。
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第一,说谁是第一都不能信服所有人,只要你认为他是第一就够了。比如我更喜欢荀彧~~
历史的意义在于分析总结,而不在于假设,假设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手段,但是假设也是要有前提的,假设要为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变化条件。
如果假设我百米跑5秒,那么我就是世界第一了,这种假设是结论假设,得出的结论没有意义,因为假设本身就是结论。
如果假设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孙权,马腾,董卓,刘表,刘璋都在184年死亡,那么曹操一定就可以统一全国,这种假设,忽略了一个条件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条件的变化。这些人死了,还会有别的割据势力,人们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都在实践中积累实力,所以这样得出的结论不现实。
你的假设是比他强的都不算,他最厉害,这是结论假设。
如果没有这些人,还会出现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