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的蛮夷之地是现今的哪里

2024-11-03 07:22: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之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扩展资料:

“蛮夷”之名来历

现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经》表明,两千多年前,一点四方的结构便已产生。这本书中,“天下”以中原为中心,被分作五个部分。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一个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地理认同从夏朝开始,功劳系在禹一个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称作蛮夷的这种人,外表看上去呆头呆脑,实际上却很聪慧机敏,他们安心于自己的乡土风俗,看重旧有的道德习惯。

南蛮

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礼记·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额头有纹饰的族群即是南蛮。多喜欢吃生菜,色拉和醋。

“南蛮”一词在古时泛指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扩张和影响,随着中原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南蛮”的地理区域实际上已经囊括了整个东南亚。中国的长江以南不在被视为南蛮,南蛮成为骂人的话。

南蛮的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

商朝时有荆蛮、庸、濮、蜀、髳、微、越。

先秦时称南蛮、荆蛮、荆越、扬越、百越、闽、庸、百濮、巴、蜀、僬侥、卉服岛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蛮夷

回答2:

按最初的版图来算,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山东)以外都为蛮夷之地。

蛮夷之地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据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山东)。

扩展资料:

历史称呼

商朝时有荆蛮、庸、濮、蜀、髳、微、越。

先秦时称南蛮、荆蛮、荆越、扬越、百越、闽、庸、百濮、巴、蜀、僬侥、卉服岛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国。

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顺序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大汶口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东汉以后华夏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

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华夏儿女为了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胡人。”

《三天内解经》:自天地开辟,乃有边夷羌、蛮、戎、狄,为中国之篱落(附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蛮夷

回答3:

是古代中国人对与除却中华之外的所有地区的统称,而更多时候是指接近于中华帝国疆域四周的少数民族地区,亦即是荒蛮不开化民风彪悍的地区,古代多指黄河以北的游牧民族去,也有云南贵州一带的民族区。
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回答4:

现在东北 西南 东南一带包括海南 还有新疆西藏这些地方都算是吧
其实中国最早的版图并不大 就现在几个省那么大 后来不断的扩大又缩小

回答5:

照常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夷指今山东、江苏一线。蛮指今湖北及其以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