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年轻人出去几年就变城市口音,而农民工为什么口音却没变呢?

2025-03-25 16:51:5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农村人出去几年以后就变成了城市口音,农民工口音却变不了,这主要因为是年轻人想去大城市里闯荡,想在大城市里面定居,他们就想尽早融入城里。而农民们只是去城里打工,他们还要回到家乡,所以不想去改变口音。

1、农村的年轻人想走出农村


这里说的农村的年轻人,多数是一些读书的孩子们,他们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在他们心里面,一心想走出农村,走出大山,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不想再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模式,所以他们努力去大城市里融入,改变自己,从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习惯上一点点融入大都市。年轻人走出农村来到城里,第一个学会改变的就是口音,很多人的地方口音很重,所以他们学城市的口音,也不想被城里人歧视。


2、农民工只是暂别家乡,来城里打工


农民工和求学的孩子不一样,农民工他们只是暂别自己的家乡,来到城里打工。在他们的队伍中,有的人是因为农闲的时候,想赚点钱于是来到了城里,有的人是因为地没有了,所以想来城里来工作。他们来到城里,只是暂住,他们的家还是在农村,他们终究是要回去,所以在口音上他们也不会急于改变。他们不怕被城里人所歧视,因为他们眷恋故乡,所以乡音无法改变。


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目的也不同,所以这也是造成了求学的孩子口音容易改,农民工乡音无法改变的现状。在我看来,农民工坚守口音,还是对家乡和亲人的一种思念。

回答2:

因为农民工工作的圈子,大多数都是老乡,口音基本相同,而且也喜欢用家乡话沟通。
其次农民工对于语言不会有太多的想法,而且他们对于家乡的感情很重。

回答3:

因为多数农名工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不太喜欢改变口音,而年轻人喜欢接受新事物。

回答4:

农民工喜欢一起出去,导致老乡扎堆,所以没有了用普通话交流的条件,并且农民工比较忙,地方比较特殊,要么高空,要么偏僻,很少与外人交流,所以口音一直没变。

回答5:

这个还是因为农民工打工大多实在建筑工地或者是工厂,他们大多来说不需要与很多人打交道的,自然口音很难转变的,而很多的农村人出去后因为需要与当地人打交道,常年下来自然口音就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