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 介绍一下!

2024-12-05 12:56: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南岗区位于哈尔滨市的中心地带,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交通的中心。总人口98万人,占哈尔滨市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总面积182.87平方公里,占哈尔滨市城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东与道外区(原太平区)毗连,南邻香坊、动力区,北以哈长、滨北铁路线与道里、道外两区分界,西南部隔运粮河与双城市相望。
  南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城区地势的最高点,海拔为146.3—185.4米,东西最大纵距为25公里,南北最大横距为7.3公里,总面积l82.8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
  南岗区地处松嫩平原,全境为冲积平原和台地,呈平原、丘陵和漫滩洼地3种地形。区境西南部远郊红旗满族乡属平原地带;四部中郊王岗镇的村屯多建于岭坡处,耕地多半是孤丘、低山和缓岭地带;东部新春乡属于漫滩地。由于松花江的冲积作用和哈尔滨东部山区洪积的影响,形成城区略低于郊区的地势。
  南岗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受西伯利亚内陆冷空气和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刮西北风;夏季暂短,温热多雨,多刮东南风。年平均气温3.5摄氏度,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零下19.4摄氏度,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2.8摄氏度。全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其中,5月份日照最长为264.7小时,12月份最短157.4小时,日照率为61%。无霜期139天,结冰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6.8%。年平均蒸发量为659.8毫米。
  南岗地区土壤类型较多,以黑土、草甸土为主,土壤各种养分较为平衡,适于多种植物繁衍。沿运粮河两岸,野生植物有大叶障、小叶障、塔头草、水葱、芦苇等;平原、漫岗地有水碑草、三菱草、苦麻菜、刺菜、苋菜、灰菜、车轱辘菜等;栽培植物,蔬菜作物有根菜、茎菜、叶菜、花菜和果菜5大类14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粮、谷子、小麦、水稻等25个品种;经济作物有麻类、油料、烟草、甜菜、瓜类、药材等;林木种类有杨、柳、愉、柞、椴、桦、山桃、黄柏、苹果、李、梨、杏等100余种。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随着"京旗移垦"和清政府封禁政策的解除,在南岗地区散见满、汉农民移居此地,最早形成的村落有秦家岗(现哈尔滨火车站一带)、马家沟(现马家沟地区)、尤家窝棚(现跃进乡红旗村)、白家窝棚(现延兴村)、张老道屯(现永久村)、永发屯(现王岗镇红星村)、杨马架子(现永丰村)、哈达屯(现哈达村)、新发屯(现新发小区一带)、王家店(现新春街道办事处王家店村)、拉林屯(现拉林村)。嘉庆二十年(1815年),吉林将军富俊调盛京(现沈阳)一带移民旗丁200人于双城创建40屯,称"陈营子",后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又建80屯,称"新营子"。今红旗满族乡所辖正红旗头屯(现曙光村)、二屯(现旭光村)、三屯(现五一村)、四屯(现明星村)、五屯(现长征村)和镶红旗头屯(现东升村)、五屯(现红旗村)均属"新营子"。这些满汉村落先后归属于吉林将军、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和双城府协领衙门管辖。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威逼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境内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在以哈尔滨市为中心,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达长春的铁路沿线,设立各种行政机构进行殖民统治,南岗地区沦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势力范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中东铁路建成后,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在中东铁路局的操纵下,非法成立“城市公共事业特别委员会”和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将新市街(以大直街、火车站为中心)4.358平方公里划为市区,归自治公议会管辖。此期间,跃进乡、新春乡及王岗镇地域为中东铁路附属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中东铁路局发布第144号令,将哈尔滨划为新市街、新埠头、旧埠头和老哈尔滨4个区,南岗区归属新市街警察署。这时,已基本形成了以新市街为主体的南岗城区区域。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8年,北京政府在哈尔滨设立中东铁路督办公署。1920年,派兵进驻中东铁路沿线,解除俄国军警武装。9月,收回中东铁路司法权。10月,开始收回中东铁路附属地,并将其改为东省特别区。l2月,成立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哈尔滨市成立警察署,下设警察分害。新市街为第三分署,马家沟为第四分署,西大桥以西为第五分署。这期间并未建立区级政权,实行“警政合一”制,由警察署管辖境内行政及治安事宜。1928一l931年,适逢军阀割据,哈尔滨被分为四部分,分别隶属辽、吉、黑三省军阀和哈尔滨特别市。南岗地区仍归属哈尔滨特别市管辖。
  1932年2月7日,日本侵略军侵入哈尔滨市,南岗区沦为日本殖民地,仍沿用民国时期警察机构统治人民。1934年12月,伪满洲国公布《保甲法》,规定一个警察区域为一保,保不设甲。l937年7月,哈尔滨市公署公布市区条例,废除“保甲制”,实行区制,南岗地区设南岗、马家两个区事务所。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对哈尔滨实行军管。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接管哈尔滨市期间,仍沿用伪满区制。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国民党接收大员撤退后,社会情况相当复杂,敌伪残余、匪特、军警潜伏,时局动荡。5月末,东北民主联军从四平、长春撤退,哈尔滨市亦作出党政机关撤退的准备,加之支援解放战争的任务异常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哈尔滨市政府对原有区制既未宣布作废,也未予以承认,在基层仍沿用旧区制。6月末,前方情况开始稳定。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改组旧的区政府,实行区政府与公安局合署办公,区长兼公安局长。1949年9月,根据《哈尔滨市区街组织变更方案》,撤销区街政府和公安分驻所,重新组织区公所和公安派出所。南岗区与马家区合并为南岗区公所,为市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1950年10月25日,市政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对大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的要求,决定南岗区公所改为南岗区人民政府。
  1955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南岗区人民政府改为南岗区人民委员会。1960 年l月,城区实行人民公社化,改称南岗奋斗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机构,仍执行区级政权职能。1967年4月,成立南岗奋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8年10月,经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改称南岗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1月,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南岗区人民政府。1987年6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区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升为处级单位。
  南岗区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等33个少数民族,他们为南岗区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南岗区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南岗区就有了党的活动。1992年1月,中共北京区执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派罗章龙赴东北考察工人运动到达南岗区。通过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张昭德(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的关系住进该校学生宿舍,撒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1923年9月,中共北京区执委派陈为人来哈成立中国共产党哈尔滨独立组。1924年10月,哈尔滨党组织被破坏后,中共北京区执委派吴丽石来哈整顿恢复发展党组织,并建立了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1925年11月,党组织在哈尔滨许公纪念实业中学(现邮政街143号)发展赵尚志入党,同年年底,在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又发展一批党员。1926年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组织的决议精神,吴丽石在南岗区比乐街主持召开了哈尔滨特别支部扩大会议,成立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亦称哈尔滨地方委员会。1926年9月,中共北满地委决定由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尔滨法政大学(现耀景街14号)、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现奋斗路)、哈尔滨许公纪念实业中学等学校的8名党员组成中共哈尔滨学生支部,这是南岗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隶属北满地委领导.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随着"京旗移垦"和清政府封禁政策的解除,在南岗地区散见满、汉农民移居此地,最早形成的村落有秦家岗(现哈尔滨火车站一带)、马家沟(现马家沟地区)、尤家窝棚(现跃进乡红旗村)、白家窝棚(现延兴村)、张老道屯(现永久村)、永发屯(现王岗镇红星村)、杨马架子(现永丰村)、哈达屯(现哈达村)、新发屯(现新发小区一带)、王家店(现新春街道办事处王家店村)、拉林屯(现拉林村)。嘉庆二十年(1815年),吉林将军富俊调盛京(现沈阳)一带移民旗丁200人于双城创建40屯,称"陈营子",后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又建80屯,称"新营子"。今红旗满族乡所辖正红旗头屯(现曙光村)、二屯(现旭光村)、三屯(现五一村)、四屯(现明星村)、五屯(现长征村)和镶红旗头屯(现东升村)、五屯(现红旗村)均属"新营子"。这些满汉村落先后归属于吉林将军、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和双城府协领衙门管辖。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威逼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境内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在以哈尔滨市为中心,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达长春的铁路沿线,设立各种行政机构进行殖民统治,南岗地区沦为中东铁路附属地势力范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中东铁路建成后,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在中东铁路局的操纵下,非法成立“城市公共事业特别委员会”和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将新市街(以大直街、火车站为中心)4.358平方公里划为市区,归自治公议会管辖。此期间,跃进乡、新春乡及王岗镇地域为中东铁路附属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中东铁路局发布第144号令,将哈尔滨划为新市街、新埠头、旧埠头和老哈尔滨4个区,南岗区归属新市街警察署。这时,已基本形成了以新市街为主体的南岗城区区域。
  现在辖有燎原、大成、松花江、花园、曲线、通达、七政、和兴、哈西、保健、荣市、奋斗、芦家、革新、文化、先锋、新春、王岗镇、红旗乡、跃进乡20个街道办事处。

  南岗区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等33个少数民族,他们为南岗区的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南岗区人口总量932,174人,出生率3.60‰,死亡率3.29‰,自然增长率0.30‰,农业人口66,587人,非农业人口865,587人。

  南岗区是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区情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城区面积大、人口多。总面积182.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城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100万,约占全市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二是文化教育资源多、科技力量雄厚。区内有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31所各类大专院校(其中全日制大学11所),30所中等专业学校,哈焊接所、兽研所等56个科研院所,各类专业人才11万余人(其中,院士26名,博士导师近1000名),约占全市科技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科技成果转化近千项。三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有大中型商服企业280家,金融单位77家,文化娱乐场所744家。哈尔滨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铁路运输编组站、省邮电通讯枢纽均在辖区内。四是党政军机关集中。我区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所在地,有中省直单位78个,市直单位11个。自2003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总体要求,坚持科技兴区、园区带动、借力发展、增创优势的发展战略,唯先誓夺,埋头苦干,努力快发展,寻求新突破。2006年1-12月,南岗区共实现地区总产值4304830万元、销售收入5428525万元、利润总额319931万元,实缴税金167746万元,财政收入91402万元;2007年1-2月,南岗区共实现地区总产值448976 万元、销售收入585513万元、利润总额35204万元,实缴税金19298万元,财政收入11767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4%、15.4%、14.1%、14.5%、-5.5%。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3 %、24.1 %、23.2 %、23.9 %、20.4 %。万元。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省区县(市)的前列。南岗区是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国家级文明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区委。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省区县(市)的前列。南岗区是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国家级文明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