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是:
1、墙背面填土为均质的无黏性散粒体;
2、当墙体产生位移或变形后,墙背面填土中形成滑裂土体,滑裂土体被视为刚体;
3、滑动面为一个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面上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
4、填土表面为水平或倾斜面;
5、挡土墙为一平面,也是一个滑动面,填土与墙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沿墙面的分布是均匀的;
6、土压力问题是一个二维问题(平面问题),可以取单位墙长来计算。
库仑土压力理论是由库仑在1773年提出的计算土压力方法。库仑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墙后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力系平衡条件,并形成一滑动体楔体时,从楔体的静态平衡条件得出的土压力计算理论。
扩展资料:
一般挡土墙的运算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均沿墙的长度取1m进行分析,如图1a所示。当墙向前移动或转动而使墙后土体沿一破坏面 破坏时,土楔ABC向下滑动而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于土楔上的力有:
1、土楔体的自重 ,
为填土的重度,只要破坏面
的位置一确定,G的大小就是已知值,其方向向下;
2、破坏面 上的反力R,其大小是未知的。反力R与破坏面
的法线
之间的夹角等于土的内摩擦角φ,并位于
的下侧;
3、墙背对土楔体的反力E,与它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就是墙背上的土压力。反力E的方向必与墙背的法线 成δ角,δ角为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角,称为外摩擦角。当土楔体下滑时,墙对土楔体的阻力是向上的,故反力E必在
的下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库仑土压力理论
1776年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是:
1、墙背面填土为均质的无黏性散粒体;
2、当墙体产生位移或变形后,墙背面填土中形成滑裂土体,滑裂土体被视为刚体;
3、滑动面为一个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面上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
4、填土表面为水平或倾斜面;
5、挡土墙为一平面,也是一个滑动面,填土与墙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沿墙面的分布是均匀的;
6、土压力问题是一个二维问题(平面问题),可以取单位墙长来计算。
注意:最原始的1776年的库仑土压力理论,只能计算无黏性土的土压力,但是通过对原始的库仑土压力理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库仑土压力理论,已经可以计算黏性土的土压力了,改进后的计算公式非常复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6.2.3条的公式就是改进后的库仑土压力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