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中的桃符是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
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在宋代,桃符已经由纸张代替桃木板,称之为“春联”或者“春贴
纸”了。
桃符的起源:
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桃有辟邪的作用,先秦时代桃木柄笤帚,具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周礼·
夏官》说,诸侯盟会割牛耳取血,要用桃茢为镇物。《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取藏冰时,要用桃木做
的弓和用棘制的矢进行除灾仪式。桃符的前身是桃梗和桃枝。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并标名字的
作法,兴盛于宋代。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桃版》讲了度朔山的传说后写到:“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
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由此可知,桃板可以称作桃符。图画神
荼、郁垒作为避邪的桃符,一直流行到明清时代,明清地方志多有各地除夕挂桃符的记载。
传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门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我那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