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地松软,吸水力强,适合于水墨书写、绘画和印刷用,如中国的宣纸。
2、薄、多孔性和透气度。一般纸张中含有70%的孔隙。透气度是以一定面积的纸张在一定真空度下,每分钟透过的空气量或透过一定空气量的时间,分别以ml/min或s/100ml表示。
3、伸缩率:纸张浸水后或在不同温度下增湿或减湿后,纸张尺寸相对的变化,以尺寸的增或减对原试样尺寸的百分率表示。胶印纸对伸缩率要求较高。
4、施胶度(耐水度):纸张表面防止书写时墨水渗透扩散的性能,对书写纸很重要。以鸭嘴笔蘸特制的墨水,在纸上划线,以不扩散和不渗透的线条的最大宽度(mm)表示。
5、平滑度:在一定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在一定压力下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
纸的特性有:
1、质轻:纸的质量相对其他物体较轻。每平方米纸的重量,以g/㎡表示。如文化印刷用纸定量一般为32~80g/㎡,纸板的定量一般为200~400g/㎡。
2、硬度小:纸对外界物体侵入的抵抗力较弱,其他坚硬的物体可轻易穿透纸片。相较于金属、塑料、木头而言,纸的硬度是最小的。
3、不易导电:正常情况下,普通的纸不易导电,基本是绝缘体。纸是由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蒸煮制成纸浆,然后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裁切而成的。故干燥的普通纸并不易导电。
4、易折叠、可塑性强:纸的硬度小,决定了纸可以轻易地进行折叠,而且折叠后可以长时间维持。这也是为什么纸会作为最主要的折叠用品的原因。
5、吸水性强:纸的吸水性较强,尤其是有人根据此特点发明了“吸水纸”。纸张中的纤维素交错呈网状,其间有很多的空隙,这些空隙可以含住水分。
扩展资料:
造纸方法如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
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或木断,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
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由于造纸技术的不断突破,目前,美国的一家卫生纸制造厂引用了这样一种新造纸技术;制造卫生纸的原料为用过的书写纸和废弃的打印纸,先将它们捣碎制成纸浆。然后进行纸浆过滤,再将其进行逐渐粘合和抽水处理,最后进行切割包装。这些工序做完后,制出的卫生纸就又可以进行二次使用了。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废物利用、节省资源,而且制出纸的过程也比传统工序简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非编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水纸
便于携拿,重量轻,容易撕毁,用来写字记录印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