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利库德集团成立于1973年,由加哈尔集团、自由中心、人民党等右翼 “自由”党派联合组成,故又称全国自由联盟。“利库德”在希伯来语中意为“联合”。
利库德集团对外主张吞并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领土,不断吸收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对内主张私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建立“自由公正和消灭贫困为基础的社会”。在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上,利库德集团推行强硬政策,反对“以土地换和平”,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利库德集团自成立以来,数度执掌以色列政权。1977年,利库德集团首次赢得以色列大选,获权组阁,打破了工党执政29年的局面。此后,利库德集团多次单独或与工党联合执政。1996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内塔尼亚胡出任总理。内塔尼亚胡上台执政后,多次表示利库德集团“从未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并强调以色列不会撤出戈兰高地、不允许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不与巴勒斯坦就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要“以安全换和平”。1999年,由于内塔尼亚胡奉行强硬的和谈政策和利库德集团内部分裂,以色列提前举行大选,工党领袖巴拉克获胜。2000年12月9日,因中东和谈受挫,巴拉克迫于国内右翼集团的压力辞去总理职务。2001年2月6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在总理大选中获胜,出任政府总理。
3年多来,沙龙政府在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修建隔离墙、执行“路线图”计划和推行单边行动计划等重大问题上不断受到国际社会、中东国家和国内反对派的指责和质疑,利库德集团内部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和公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