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是80年代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1980年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较早开始摆脱俄罗斯—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展的影响,追求用传统西欧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真实感受。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是陈丹青艺术中主要的艺术底蕴,这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体现,浸透了他的自身经历,包含着他对底层人民的深切理解、怜悯和尊重。这种人道情感个人格力量赋予他的作品以辉煌和崇高的意义。
罗中立绘画语言的自律,指向的是原始气息的、淳朴自然的、人性温情的、浪漫情感的艺术世界的表述和再现。其表述的内容则是以大巴山人的典型艺术形象为中心的题材和与其对应的非自然主义的造型所营造的心理世界。也正是因为这种非自然主义的绘画造型,呼应和构筑起绘画语言自律的历程和逻辑。其再现的世界是一种画面世界、一种艺术世界、一种臆想世界,与此相关的依然是绘画语言本身的确实性,而非自然主义的确实性。罗中立绘画语言的表述和再现,是文化符号形态的构建和确实,其确定性在于他的艺术和艺术语言本身,这也正是他的艺术之所以与所有其他人的艺术不一样的原因。如果我们将世界对应与生活,艺术与世界、与生活的关系则至少会出现四种彼此相对独立的关系:艺术平行于生活、世界;艺术高于生活、世界;艺术低于生活、世界;艺术就是生活、世界。这四种关系,都可以形成与之对应的艺术和思潮,也都可以在其中出现文野之分。如果我们试图用四种关系中的一组去对照罗中立的艺术世界,艺术平行于生活与世界即是他的艺术形态的特征。罗中立的艺术既没有脱离生活与世界,也没有等同于生活与世界,而是一种绘画语言自律所致的语言重构的艺术世界。这种绘画语言世界没有褒扬、也没有贬低与其对照的生活与世界,而是一种以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艺术手法去重构一个虚拟的非自然主义的意义世界。这种意义世界的价值就在于绘画语言本身所营造的画面的审美功能和潜质。其中,罗中立式的笨拙形象造型就是其关键之一。这种造型的来源有其现象世界中对象特征的影响,也有着人类文化符号世界中形象共同特征的影响。组织它们的绘画思维则是一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对非官方文化、非儒士文化的放弃而追求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民俗特征的文化形态气息与符号的重构并使其具有当下文化特质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想象。
何多苓是一位令人注目的人物。自1982年推出油画《春风已经苏醒》以来,他不断有新作问世,画风悄悄地变化,形式、语言在逐渐完善,但他作为画家的面貌却是鲜明的,予人的形象是整体的。他被认为是具有杰出才能的现实主义画家何多苓正是这哀伤、抒情的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人物。何多苓的绘画形式语言也是与四川其它画家不一样的。作为油画家,他的造型功力坚实而全面,人物、景象在他的笔下显得很有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语言上所达到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相通之处。就画面整体的单纯感而言,它表现出一种较为超越的精神境界和艺术理想。还有,他在单纯中求细致和复杂的手法,(如他所说,对外轮廓的限制很严,轮廓里的东西画得很充实、微妙),也是得之于中国传统艺术之启发。
高小华后期是搞全景油画的,这属于顶级油画,油画的最高峰,中国也就他一人敢搞,他已经脱离这些艺术家了。应该说比罗中立,何多苓更高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