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藩王拥有的是独立王国,他们自己就拥有财税权、军事权还可以随意任免官员。因为七王之乱把大汉朝搞得十分动荡不安。汉武帝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必须推行推恩令进行整治。
推恩令主要的内容就是"封地",汉代的藩王是各自为封地的,如果被封为楚王,那么拥有的时整个楚国,楚国的所有一切都是藩王的。比如经济、税收、军队等等,相当于一个自治的小王国。封地越广,藩王的权力越大。
所以推恩令主要针对封地,让藩王们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兄弟,表面上是增加了藩王的分封权,还能多几个孩子受益,大家都不会太过于抵触。因此在推恩令的政策下,藩王们得到的封地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分散,一来他们的经济实力,养兵能力大大缩减,二来藩王一多,很难齐心。就算将来想要作乱也很难。而再看看明朝的局面,就变得好太多了。中央朝廷过于强大,地方没有实力与中央抗衡。
明朝藩王没有封地。如果被封为燕王,实际上是到燕地戍边,打仗的时候管管军队,领着藩王的俸禄,除了自己的亲卫,其他兵马还是朝廷的。这样的制度,建文帝无法推行推恩令。而且建文帝性格较为软弱,且身边信任的大臣都是信奉儒家思想,以道德为主。反观朱棣,他其实是自己快要被逼死了,才放手一搏,开始造反。
建文帝没有实行推恩令,就是不想增长他人势力,不然也不会等到朱棣造反了。
作为建文帝肯定是想用温和的政策的,那这个政策肯定是尝试过,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激起了他的叔叔们的反抗,最后只能通过武力方式,但是叔叔们太强了,所以自己被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