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习以为常的传授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
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当成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对象或工具,教师只是教材和学生的中介,注重了教师的作用;而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式学习则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法,真正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可以说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改革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要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些陈旧、落后的习惯,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当务之急在于建立教学新理念,由过去的教师传授式教学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无论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还是设计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要将过去的教案转变为学生的“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加强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课堂,促使课堂教学的优质髙效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情景下学生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情感过程。课堂上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要形成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必须做到:第一,对数学教学倾注满腔热情,去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第二,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和艺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激情。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以积极的褒奖和鼓励,要注意给差生以“偏爱”。这样才能形成师生和谐的情感氛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