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吧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吧苏联改死了”。从实际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2025-04-03 19:18:0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苏联的命运不是一两个政治家可以改变的。社会主义是新兴的一种社会模式,以公有制为他的主要特征。我认为正确看待苏联解体的关键要跳出固有的思维羁绊,我的观点是苏联的解体是一出悲剧,也是必然的。按照马克思的分析,社会的演变应当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是社会主义社会,最高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对于这个划分我基本赞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生产力发展足够支撑一种社会需要的权力框架后就必然出现新的社会制度,并且,应当意识到,物质是决定意识的,那么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就必然创造出更好的物质条件,这样就反过来更加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更加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人们的素质水准就必然有相应的上升。 纵观世界发展史,相当大部分的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也就是君主说了算的时代。发展到资本主义(Capitalism),资本主义的民主性又较封建社会进步,甚至可以说有很巨大的进步,生产力高度发达,国民教育水准极高,整体道德水平极高(在这里我强调整体)是资本主义发育程度较高时的体现。这些认识是基于美欧日的发展成果获得的。自然地,资本主义的发育程度比较低的时候,那也就是积累原始资本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一些非洲的拉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两极分化严重,人民的教育水准,民主权利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就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发育程度时期,是推翻了沙皇后取得的政权,经过2月革命和10月革命,苏维埃政权才得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在2战前得到很大提升,它的工业产值在1936年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经济上,苏联曾经无疑是成功,,至少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的力量,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正好和资本主义相反,资本主义首先是个人主义至上,他强调个人的民主和个人主义。所以很明显了,通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手段,苏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也是他最终崩盘的的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集中到极致的结果必然就是民主的缺失,当权力集中到少数几个人身上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它自身所取得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使得领导阶层具有极高的道德水准的意识,这就必然会产生程度严重的僵化和腐败,因为权利太过于集中了,没有了约束,或者说原本有一定的约束,但是后面也名存实忙。缺少监督的情况恰恰是封建社会的特征,苏联只不过是由一个君主制变成几个人的君主制。这显然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初衷相去甚远。根据统计,苏联后期,领导人往往是终身制,有的人居然在中央委员会任职超过20年,老死任上。有兴趣的话你可以看一看《苏联的最后一年》这本书。 社会主义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还远远达不到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经典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只能说是发展水平极低的阶段,这集中体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他的全部优势还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甚至必须要引进一些资本主义的生产手段来强化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是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看的,这本身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 好了,楼主,希望这些见解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2: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是必然的。第一因为他代表的已经不是苏联人民,而是苏共特权阶层的利益,想吸更多国家的血就必须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二他年轻时接受的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时期的教育,他心里是没有社会主义的信仰的。第三而且他个人既虚荣又贪财不,而西方又给他诺贝尔又给他钱,他不五迷三道才怪。
当然根本原因是苏联积弊已深,没有戈尔巴乔夫,也会有节尔巴乔夫。

回答3: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

回答4:

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回答5:

苏联为何会解体?戈尔巴乔夫是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