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不少史料上会看到中国的经济中心自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已经难以了,但这句话并不代表经济中心就在南方。古代的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也是很漫长的,一直到了隋文帝建立隋朝,经济中心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南方。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中看出,即使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在向南转移,南方的经济实力也没有办法与北方相媲美。而南方真正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还要到几百年的宋朝。
在宋朝之前,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其实一直都是在北方。所以解释完这一点之后,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也是可以理解的了。那么从什么方面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各个朝代选择的都城,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城市一直是很多皇帝选择都城的第一和第二考虑对象,所以这两个城市也有千年古都的称号。到了隋炀帝的时代,一些南方城市,比如扬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很高的,但是想要作为政治中心还是有点差距的。即使是到了唐朝,唐玄宗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逃到了四川成都,还把四川成都换了一个名字叫南京。但是成都毕竟不属于南方,即使换了名字也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所以这时候中国的政治中心也还处在北方。
其实在战国时代,南方也是很荒凉的,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一直到了尽头,因为北方经常会发生战争,所以有一些人为了生存才迁到南方地区。从这个时候开始南方地区才有了初步的发展,如果说偏要和北方比较的话,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主要是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基础比较好,同时在防护上北方比南方更有利于进行防护。
(2018·黄石)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人口的南迁、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因为虽然经济中心慢慢向南方移动了,但是政治中心始终在北方,是因为北方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非常的重要的,很多什么交通经济要塞都是在那边。
那是因为一直困扰历朝历代的不安稳的武装势力多部分出于北方,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一直是华夏各个民族最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