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手中握着八十万兵马,但是最后却没有救崇祯皇帝,为什么人们都说他很忠诚?事实上,这是有原因的。要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他的童年开始。当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去世了,他则是跟随行军部队才得以生存下来,他从孩子时就在军队,后来长大了,由于他的努力,一步一步地走上掌握重兵的地位。
而后来当他从士兵那里得知崇祯帝去世时,突然泪流满面,哭得很伤心,身边的人也被他这个样子吓到了。从这一举动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皇帝的还是有感情的,但因为出兵已经晚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他只能痛哭。他痛苦的原因可能是他对皇帝的哀悼,或者他可能只是后悔没有提前派兵。我们没有办法找出原因,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很伤心。
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忠诚的,很简单,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他对明朝的贡献非常大,根据记录,左于将他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军营,他的军事训练很强,让恐惧很多人,但即便如此,他并没有产生任何想要篡夺王位的心,总是忠于大明。
第二个原因是,左良玉当时并不是不想营救皇帝,但他行动谨慎,担心一旦出兵就会一贫如洗。因此,他当时犹豫了很久,他想营救皇帝,但又不想冒险,所以就没有及时出兵。根据这两点,左良玉并无半点异心,甚至还对大明忠心耿耿。
这时候崇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就对左良玉承诺,只要你愿意出兵相救,你想要什么都可以给你。或许是这句话太具有诱惑力了,于是乎左良玉准备出兵相救,可是事情往往是等不得的。当他准备出兵救主的时候却被告知他要救的人已经吊死煤山了。
说来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面对崇祯的不信任,左良玉已心灰意冷,加上家族被灭、有知遇之恩的侯恂被贬,他已没有扶大厦于将倾的雄心。其二是左良玉的亲信、嫡系部队已不复存在,他对手中大军没有绝对控制力,救驾对他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左良玉并不是不救皇帝,只是他在考量犹豫,不敢贸然出兵,皇帝死后他十分的伤心泪流满面
最主要的是崇正皇帝已死,他没有因为手握重兵而某差篡位足以说明他不是不救皇帝,而是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