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包是什么意思

2025-04-14 15:49:1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烧包”的意思是“有点钱总想花出去”。比喻很得意,有炫耀的意思。也比喻贪图享用不计后果。

“烧包”是中国北方方言词语,见于北京话、山东话、天津话、东北话、洛阳话等。

扩展资料:

北京话的“烧包”也可以说成“烧”,“讽刺人因有钱而不知所措”,含贬义。

现在网络对烧包的定义以不似从前,如今的烧包代表着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意即: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不顾世俗的陋见,不顾自身的财力,一高兴就买了下来,是对个性消费、超前消费的一种肯定。

回答2:

“烧包”是中国北方方言词语,见于北京话、山东话、天津话、东北话、洛阳话等。“烧包”的意思是“有点钱总想花出去”常见于口语,方言,原是宗教学名词,宗教中意思是除难,求财,在东密众多的修法中,系属于秘法中之秘法 女用“昱珀” 用 “流镝”在添“浆草,出云鞍马,四灵物”3个契印。

土语烧包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9月,北京)例如:“这几天他正烧包哪!午饭刚吃了烤鸭,晚饭又要吃涮羊肉。”(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第357页,北京出版社,1990年4月,北京)北京话的“烧包”也可以说成“烧”,“讽刺人因有钱而不知所措”,含贬义。
比喻很得意,有炫耀的意思。
例:真受不了你那副烧包样。
现在网络对烧包的定义以不在是从前,如今的烧包代表着一种时尚, 一种潮流,如烧包网烧包之家聚集着一批爱好者。
也比喻贪图享用不计后果。
乞丐有两样东西,一根打狗棒,乡人称之为要饭棍,一个随身包,乡人称之为要饭包。乞丐的随身包,多半用旧席改造而成,也叫席篓子。如果乞丐把篓子点着了烤火,那是只贪享用而不计后果,这就是“烧包”一词的内涵。(自王鼎钧《昨天的云》)

2习俗烧包
“烧包”为祭祀祖先是少之前的一种形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日本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望采纳,谢谢

回答3:

烧包是北京人的一种说法,意思就是钱太多,花钱买的不实用的东西,或是花的钱比实物所值要少很多但是还是要买。其实说白了就是花冤钱了。

回答4:

和我们那里一样啊,我们那里烧包是说比较笨笨的傻傻的意思。也不是说就是傻子,和现在说傻 B的意思一样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