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所有诗句

2025-03-21 12:13: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浣溪沙》是词牌名,有关的诗句有: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4.《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浣溪沙·闺情》

宋代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回答2:

1、【宋代】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古诗词鉴赏】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2、【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古诗词鉴赏】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3、【宋代】李清照《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古诗词鉴赏】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只要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那个时代,只要不带任何世俗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多么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

4、【唐代】韦庄《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古诗词鉴赏】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夜无眠。月下凭阑,益增相思。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携手共入长安。这首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恻,幽怨感人。

5、【宋代】苏轼《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古诗词鉴赏】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

6、【宋代】晏殊《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古诗词鉴赏】末句“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

7、【宋代】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古诗词鉴赏】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8、【宋代】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古诗词鉴赏】暮春时节,春光融融,闺房中檀香氤氲,一个少妇正欹枕凝神。如果认为画面中的少妇只是属于慵懒、无聊那种类型的女性,整日价沉溺于沉香、花钿、山枕之中,那就错了。李清照有着男性作家无以比拟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个对大自然与外部世界有着极为敏锐的感悟,以及强烈的关注与渴念的女性。

9、【宋代】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古诗词鉴赏】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10、【明代】杨基《浣溪沙》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
闲来水上踏青阳。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水流花落任匆忙。

【古诗词鉴赏】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晋时曲水流觞,至唐赐宴曲江,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此词所写,正是这一古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回答3: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要好评采纳哦呵呵

回答4:

<>

-- 浣溪沙 二首

浣溪沙

独立残阳浴紫衿,
细毫茧纸覆霜吟.
冷风冰透算如今.

敲碎玉簪宜梦寻,
分开愁字与谁禁.
清秋难和寂寥心.

浣溪沙

一病难堪只掩门,
尝怀柳岸燕莺晨.
溪边石上戏鱼真.

又见春浓萍叶绿,
正值风暖杏花芬.
暗将小影度流云.

赏析:

说到《浣溪纱》一词,便不能不说到“浣纱溪”。浣纱溪有二:一在浙江青田长寿峰。《青田县志》载:相传谢灵运入此溪,见二女浣纱,嘲曰:“我是谢康乐,一箭射双鹤,试问浣纱女,箭从何处落?”二女答曰:“我是溪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又还潭,云踪何处觅。”遂不见。此传说如见《舆地志》。其二若耶溪又名浣纱溪,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曾浣纱于此。遂有了词牌《浣沙溪》或作《浣溪沙》,《浣溪纱》即由此而来。《浣溪沙》为唐朝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后人臆测,杜甫杜少陵多首诗作出现“浣花溪”,兴许源于此。

《浣溪沙》四十二字,双调,平韵。别名:《减字浣溪沙》《浣沙溪》《小庭花》《满园春》《试香罗》《广寒枝》《庆双椿》《玩丹砂》《玩溪纱》《怨啼鹃》等。四、五两句常对仗。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用者不多。共有四体,分别引录如下;
正体,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首句可以用“仄仄仄平平仄平”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变体(一) 平韵。首句变“仄仄平平平仄仄”余同正体。
《浣溪沙》五代·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变体(二)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浣溪沙》南唐·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变体 (三)《摊破浣溪沙》

  四十八字,双调,平韵。又名《山花子》《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感恩多令》等。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还与韶光共憔悴”用了拗句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一般都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照词谱,系按照正体用新韵所填,但“寻”字出律。用韵工整。两首词分别写了秋与春的两种不同心绪。第一首从茕然的“独立残阳”写起,写到了用细毫茧纸诉说愁闷。细毫:笔中硬毫、软毫、兼毫之小号者;茧纸:书画用纸。相传以蚕茧为原料制成。亦有谓此泛指纸质坚韧名贵者,为我国早期较普遍的用纸之一。《法书要录》载,东晋王羲之书《兰亭序》即用此纸。北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兰亭》茧纸入昭陵。”此句间过度稍显快了点。接着用“冷风冰透算如今”的回忆对比来作为上片的结句。下片还是心理诉说,将上片的意延续了下来。乃过片没有处理好的缘故,没有造成转的条件,以至章法不甚明了。有损诗脉。另外要求四五句对仗,本词对仗不够严谨。

第二首乃佳作也,从开始得病掩门,到赏春戏鱼,写的景色极为传神。,过片采用的是上起下续的手法,用“又见”二字作为明显衔接过度,很自然的承接了上片的景色描写,又自成层次,引读者又上阶梯。果然,巧妙的转到春浓风暖处,用一句有弹性值得回味的“暗将小影度流云”来结尾。春浓风暖了,为什么还要“暗”呢,流云是漂泊无定的意思,莫非作者心与人有其他考虑吗?另人生出多种遐想,在深邃的词句中贴感到了作者的心。并彼此拉进了距离。四、五句的对仗也很工整。整首诗一气呵成,诗脉缓缓有续,用工笔勾画了一幅春图,格调也很高雅,诗心昭然使趣。桃源学习了!

回答5: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