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个职业很诱人,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生杀予夺,荣华富贵,有能力的人都想当。秦始皇巡游队伍经过,刘邦看了羡慕,说大丈夫就该做这样的人,项羽看到,说我将取而代之。
有能力的人都想当皇帝,那不乱套了吗?所以古人研究了一套办法,来证明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也不是随便可以当的。皇帝是天子,是上天派来治理天下的,不是真命天子不要争,争是要遭天谴的。所谓的君权神授,君权天授都是这个意思。皇帝上位合理合法,别人就拥护,否则就反对。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造反是不会成功的。本来朱棣造反也没有成功的希望,只是建文帝朱允炆太幼稚,太懦弱,才给了朱棣成功的机会。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死了,朱元璋明确表示让朱允炆继位。朱允炆继位合法性没有问题。
朱棣造反打着清君侧旗号,当年汉景帝诛晁错清君侧,事做得不地道,但堵住了藩王造反的借口。朱允炆也可以学这招,堵住朱棣的口。
下令朱棣停止进兵,退守燕京,朱棣如果不听,宣布燕王造反,号召全国讨伐。讨伐成功,燕王及追随者严惩不贷,脱离燕王者既往不咎。分化瓦解燕王部队。
派大军镇压燕王,颁布号令,得到燕王及家人首级者获重奖,只要死的不要活的。
燕王非正义之师,朱棣不敢带头冲锋,士兵士气不高,朱棣虽然能打仗,部队战斗力不能发挥,朱允炆集全国之力对付朱棣,朱棣哪有成功之理。
朱允炆败就败在太幼稚了,太仁慈了,朱棣造反这是大罪,必须去根的,他派耿炳文镇压,出发前却交代不要杀了或者伤了他的叔叔,让他背负杀叔罪名。
你不杀他,他可是要你命的。到了战场上,那边朱棣冲锋在前,这边有朱允炆的命令将士不敢放箭,朱棣像张着一张保护伞,带着士兵往前冲。这仗还怎么打?
朱棣无论是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战争的正义性上都没有优势,朱允炆就不说多高明,稍微有点执政经验,不下那样的命令,朱棣就没有成功希望。朱棣的成功纯粹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