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主齐桓公生前风光,为什么死后儿子们坐视不理呢?

2025-03-26 05:36: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以孝道传承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孝道也是我国特有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它伴随着几千年传承的古代中国。今天的我们依旧在以孝道传承。

关于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代表了孝道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民族文化。因为有了孝道的传承,就如同是我们有了目标,有了一个信仰一样。他促使着我们要做个好人。为国,为家,为自己,为他人。我们都要有孝道之心,有那种说不出的民族之爱。

纵观历史长河,孝道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性。但是每个时期,同样的是不孝的事情依旧在发生着,而这种情况也从未间断过。而在封建时期,帝王之家的权利富贵,导致的统治者争夺战。也促使了不孝的行为时有发生。类如在春秋时期,身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虽然贵为一国之主。生前也是尽享荣华富贵,但是在去世之后,儿孙众多的他,却在床上停尸两个月之多(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出来了)。

齐桓公在世时任用管仲,鲍叔牙,等忠臣良将。立志奋发图强的齐桓公,再有了贤相管仲的辅佐后,国家日益强盛通过一系列仁政富民的措施,国力持续增强。经过九盟诸侯,三平晋乱,平复卫国,驱逐戎狄。齐国已经成了真正的霸主,而齐桓公也是众诸侯国承认了的第一霸主。这在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时,发表了五条致盟词,周襄王还派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

从这一点就可想而知,当时的周襄王都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作为其他诸侯国的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了。而这一切成功的体现,却不能遮盖这位霸主死后的凄惨。在床上停尸六十七天,而无人理睬。尸虫都怕到房间外面了。而在这期间齐桓公的几个儿子正在为了齐国的国君之位,而大打出手。(从这里可见,帝王之家的权利争夺,从来就没有停下来过。)

齐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重病,五个儿子,无亏、昭、潘、元、商人,进入了权力争夺。冬十月七日乙亥,齐桓公病死。五位公子的争夺进入白热化,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回答2:

齐桓公是被三个奸臣给害死的,把他关在小黑屋子里活活饿死了。儿子们并不知道他的死讯。

回答3:

他儿子忙着争夺皇权
齐桓公的几个儿子正在为了齐国的国君之位,而大打出手。(从这里可见,帝王之家的权利争夺,从来就没有停下来过。)

回答4:

因为儿子们正忙着争夺国君之位呢。齐桓公老年之后无法掌控局面,儿子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势力,所以当齐桓公死后,他们就忙着争夺国君,没时间去安葬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