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三分地”这个说法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背后隐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

但是背后隐藏着什么深刻的含义?
2025-04-01 13:36: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亩三分地”俗语的意思就是形容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势力,自己的事情。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一、三、五、七、九(也就是现在的奇数)成为阳数,而皇帝本身又是天子肯定是“至阳”之人,所以就选了“一”和“三”。

最早的时候“一亩三分地”是在开春的时候皇帝农耕祭祀时候耕种的面积,至于为什么选了一和三这两个数字就是因为“一”和“三”是阳数,又因为是一年的开始所以选择前两个数而是选择了“九”。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当时的总共有十三个地区,所以才选用了“一”和“三”这两个数字,既起了表率作用,皇帝也不会太过于辛苦劳累。而这种农耕祭祀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耤田”,大概的意思也是为了表明农民耕种的所有土地都是向皇帝借的,皇帝都开始辛勤耕种了,那么自己又怎么可以懈怠。

不得不说这样还是很有作用的,皇帝起了示范作用之后百姓就能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只要辛勤耕种就会让生活富裕起来。而且“耤田”这样的活动还可以让皇帝知道自己的领土来之不易,应该用心守护祖先留下来的江山。

这种农耕祭祀活动在明清的时候是特别盛行的,尤其是朱元璋特别重视农业发展,所以就特别重视这样的活动。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早年自己的经历才让他懂得百姓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让他懂得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稳定是多么的重要。

回答2:

这一亩三分地,来源于皇帝以身作则耕种农田,据传开春之时,皇帝祭祀亲自下田耕种,而这耕种田地的亩数就是一亩三分地,后世则将其延申为自己的圈子。

回答3:

在中国古代,单数是不好的,阳数是好的。取最小的阳数“一”和“三”来表示,所以才有了“一亩三分地”的说法。

回答4:

一亩三分地”是耕种的面积,因为“一”和“三”是阳数。

回答5:

大多数官员用一亩三分地来形容自己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