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体制”包含要素和含义分别如下所述:
对称密码: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密码相同,加密速度较快,可用于长文本的加密。
达到的密码学目标:机密性。
非对称密码:该体制有成为公钥密码体制,加密和解密的密码不相同,一般,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 非对称密码加密速度较慢,一般用于对称密码的保护和数字签名。
达到的密码学目标:机密性、认证、不可抵赖性。
杂凑密码:又称为HASH密码,用于计算消息摘要值。杂凑运算是不可逆的。
达到的密码学目标:完整性
关于“密码体制”的知识延展:
外文名:cipher system
含义:
也叫密码系统,是指能完整地解决信息安全中的机密性、数据完整性、认证、身份识别、可控性及不可抵赖性等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的一个系统。对一个密码体制的正确描述,需要用数学方法清楚地描述其中的各种对象、参数、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算法等。
完成加密和解密的算法。通常,数据的加密和解密过程是通过密码体制(cipher system) +密钥(keyword)来控制的。 密码体制必须易于使用,特别是应当可以在微型计算机使用。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依赖于密钥的安全性,现代密码学不追求加密算法的保密性,而是追求加密算法的完备,即:使攻击者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没有办法从算法找到突破口。
基本模式:
通常的密码体制采用移位法、代替法和代数方法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变换,可以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结合的方式作为数据变换的基本模式,下面举例说明:
移位法也叫置换法。移位法把明文中的字符重新排列,字符本身不变但其位置改变了。
例如最简单的例子:把文中的字母和字符倒过来写。
或将密文以固定长度来发送,如:5791ECNI SYLDIPAT DEVLOBES AHYTIRUC ESATAD**
组成:
(1)通常情况下,一个密码体制由五元组{M,C,K,E,D}五个部分组成:
(2)明文信息空间Message:它是全体明文m的集合;
(3)密文信息空间Ciphertext:它是全体密文c的集合;
(4)密钥空间Key:它是全体密钥k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密钥k均由加密密钥ke和解密密钥kd组成,即k=(ke,kd);
(5)加密算法Encryption Algorithm:它是一族由M到C的加密变换,即 M→C; 也就是 C = ( M, Ke)。
(6)解密算法Decryption Algorithm:它是一族由C到M的加密变换,即 C→M; 也就是 M = ( C, 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