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写过一首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其原本是讥讽宋代词人张先,因他在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意在说他是“老牛吃嫩草”。
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说他是“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其意思有点与“一树梨花压海棠”不同。但是,由于该剧颇受大家欢迎,所以它很自然地成为众多年青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调侃语。
一朵梨花与一树梨花不同,原因在于前者是一朵,而且它“压”的是众多的海棠。海棠本身就很漂亮,但是有一朵梨花竟然更胜他们一筹,更重要的是这朵梨花所代表的寓意:纯洁、美丽、正直、智慧和勇敢。
梨花无须压海棠,因为梨花只是锦上添花。“一朵梨花压海棠”真正的含义在于,一个纯洁、正直且富有智慧的青年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附,潘安简介
潘岳、字安仁,世称美男子潘安。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
潘岳自幼聪颖过人,乡人称为“奇童”。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赏识,荐举为秀才。后任河阳(今河南孟县)令,勤于政事,倡导人民多植果木,全县林木丛丛,桃李处处,人称“花县”。后转任怀县(今河南武陟)令,勤政爱民,政绩显著,擢升尚书度支郎,又迁升廷尉评(掌管朝廷司法)。
潘岳丰姿秀美,容貌出众,少年居都城洛阳时,每乘车出游,总有一些女子携手绕车,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后人以“美男子”、“掷果潘郎”称赞他。
潘安到底有多美?《晋书》没详细的描写,但有比详细描写更高明的表现方法:“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不堆砌辞藻,不乱戴桂冠,却十分到位地凸现了这位“大众情人”的民间地位、容貌标准和受欢迎的程度。潘安貌美,却不利用这个个人优势胡来,用情专一,与夫人杨氏感情很好,杨氏去世,潘安悲痛欲绝,作悼亡诗文,不经意之间成为名制,这些故事,对他当时在妇女界树立美好形象得到一致认同一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许以庙堂的观点和话语很难对潘安
这个历史人物有什么不得了的评价,但是从江湖从街巷从民间的观点来看,潘安是一个应当认真回眸端详重新描摹图绘的形象。
。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道尽无数未说之语! 清朝刘廷玑在《在园杂志》里写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 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尤其发现“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 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为之失笑”地想起了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与苏轼意思相同。 原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一树梨花压海棠”,老夫少妻的委婉说法,典出苏东坡嘲笑好友张先的调侃之作。张先在八十岁时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东坡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白头新郎,海棠指红妆新娘。
好象没有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