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京城到底是北京还是京师呀?

2025-04-14 15:34: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清朝既可以叫“京师”,也可以叫“北京”,但还是以“京师”为主。
“北平”是明朝初期和民国时期的称呼;“北京”是永乐迁都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称呼。

回答2:

京师 or 京都 or 天子脚下

回答3:

所谓京师,帝王之都也。也就是说“京师”就是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首都”意义比较接近,原本不是指一个地区。但是清朝的都城就在北京,所以就称之为“京师”。所以,北京那时也称京师。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1427年,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此后一直称北京。至北伐战争后期1928年6月20日南京政府改北京为北平。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于1937年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一直到新中国确定北平为首都,并改称为北京。

现在你明白了吧,清朝的京师是北京,虽然和北平是一个地方,但却是不同历史时期名称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