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的重建工作

震后的重建工作进展的如何?
2025-04-02 20:06: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据了解,四川灾后重建预计耗时八年,其中前三年为恢复重建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为发展、提高时期。四川还提出了灾区“十年全面小康”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灾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争取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初稿已经形成,目前已经进入了汇总、衔接和最后文本的修改完善阶段。专项规划正在交互衔接中平行推进,已进入修改完善阶段,争取在8月中旬完成编制工作。 根据重建规划,为了多渠道筹集重建资金,中央财政将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灾区各级地方财政,也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恢复重建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央确定的对口支援方案,支援方和受援方要充分协商,确保人力、物力、财力落实。 灾后重建地区还将获得众多优惠政策。包括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减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对受灾严重地区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倾斜的信贷政策,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等多种政策工具增强灾区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及时提供恢复重建用地,合理增加灾区城镇用地规模。鼓励外地企业到灾区以及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并采取提供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定向招工等,加大对受灾地区的就业援助力度。

回答2:

中新网7月12日电 四川汶川八级特大地震发生已整整两个月。据悉,将于不久后报国务院审批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恢复重建规划强调民生优先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蒋巨峰昨天主持会议,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初审稿)》(以下简称《规划》)进行审议。 《规划》确定的四川省恢复重建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自然,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创新机制,协作共建。围绕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公共服务及城镇、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环境和改善灾区群众生活等主要目标,《规划》明确了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布局、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实施机制等。四川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蒋巨峰对《规划》编制工作给予肯定,认为文本框架已比较成熟,接下来要结合刚刚出台的新政策和恢复重建中出现的新情况,继续修订和完善,尽快形成正式文本。他并要求《规划》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和灾后重建9个专项规划的衔接,并对重建目标、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作进一步细化研究。 减征五至九成个人所得税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为了支持企业吸纳就业,近日出台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中规定,受灾严重地区的企业在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中,招用当地因灾失去工作的城镇职工,经县级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该《意见》还调整了重灾县营业税起征点。三年恢复重建期间,重灾县(市)按期缴纳营业税的起征点调整为月营业额5000元。 该《意见》还规定,对因灾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在3年内减征五至九成个人所得税。“五至九成”的减征标准,省政府授权给各灾区县(市)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