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a=qpa*Ap+up∑qsia*lif,其中Ap为桩的截面积,up为桩截面的周长,lif为桩长度,qpa为桩端土承载力,qsia为桩周土摩阻力。即单桩承载力由桩长、桩径、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阻力决定。后2个参数又与土质类型及成桩工艺有关。
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一般情况下,桩受到轴向力、横轴向力及弯矩作用,因此须分别研究和确定单桩的轴向承载力和横轴向承载力。
桩的承载力是桩与土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单桩在轴向荷载下桩土间的传力途径、单桩承载力的构成特点以及单桩受力破坏形态等基本概念,将对正确确定单桩承载力有指导意义。
扩展资料:
不同桩型的特点
1、柱桩:由于桩底位移很小,桩侧摩阻力不易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一般柱桩,桩底阻力占桩支承力的绝大部分,桩侧摩阻力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对较长的柱桩且覆盖层较厚时,由于桩身的弹性压缩较大,也足以使桩侧摩阻力得以发挥,对于这类柱桩国内已有规范建议可予以计算桩侧摩阻力。
2、摩擦桩: 桩底土层支承反力发挥到极限值,则需要比发生桩侧极限摩阻力大得多的位移值,这时总是桩侧摩阻力先充分发挥出来,然后桩底阻力才逐渐发挥,直至达到极限值。
桩长很大的摩擦桩,也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底反力尚未达到极限值,桩顶位移已超过使用要求所容许的范围,且传递到桩底的荷载也很微小,此时确定桩的承载为时桩底极限阻力不宜取值过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桩承载力
影响因素比较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5.5-3条的公式Ra=qpa*Ap+up∑qsia*lif,其中Ap为桩的截面积,up为桩截面的周长,lif为桩长度,qpa为桩端土承载力,qsia为桩周土摩阻力。即单桩承载力由桩长、桩径、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阻力决定。后2个参数又与土质类型及成桩工艺有关。
所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从100KN-10000KN都有,常见1000KN-300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