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和低频有什么区别?

2025-04-01 21:13: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您好,治疗仪根据输出频率不一样分为三种:低频治疗仪(频率在1000HZ—6000HZ)中频治疗仪(6000HZ—10000HZ)高频(10000HZ以上);
中频治疗仪主要用于常见的颈椎膝盖等负重关节,具有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和消炎的作用。现在中频治疗仪渐渐取代了低频治疗仪,称为疼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与中频治疗仪相比较,低频治疗仪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对皮肤刺激很大,有刺痛感觉;有电解质作用,会损害皮肤;受人体承受能力的影响医患配合可能不协调;无法达到较深的人体组织;没有热疗与磁疗功能;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回答2:

中频治疗仪的效果在于促进部分血液轮回,并有止痛效果。
首要用于医治颈椎、胸椎、腰椎、膝肘关节、手指、足趾等各类骨质增生疾病,以及神经根水肿、软组织伤害、炎症、肢体麻痹、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在按摩形态下,对骨折愈合、疤痕粘连等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低频治疗仪是指在痛苦部位贴上电极片,输入低频电流,影响痛苦感神经,就能影响到传递痛苦的机能,痛苦便很难传到大脑内了。
激烈引荐司机、教员、学生等,或有全身委靡感,末梢神经麻木,肩酸腰痛症状的人群运用。

中频由于其频率比低频高,且载频点多,可以有较高的传输速率,但是比低频更容易衰减。频信号比低频信号更容易做到大功率发射,所以虽然信号衰减快,但是一般视距传输仍用中高频信号。低频信号的波长大,传输过程中衰落小,且传输中易于产生散射和绕射。

回答3:

中频是指信号发射的频率不一样。它比低频得信号更容易做到更大功率发射。低频得信号波长大,过程会逐渐衰落变小

回答4:

  中频治疗仪新增加变频功能,设高,中,低频率转换,有效的避免了单一频率容易肌体疲劳这一现象,使疗效持续稳定。新增测量功能,可监测心率变化,监测人体病患状况,为预防疾病做出预警。

  低频治疗仪适用于原发性一级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炎、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的治疗及缓解。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内分泌、神经系统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利用脉冲波形来刺激人体穴位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

回答5:

信号发射的频率不一样,比低频的信号更容易做到更大功率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