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关于诸葛亮的5个成语并解释

写出关于诸葛亮的5个成语并解释
2025-04-04 14:31: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三顾茅庐

读音:sān gù máo lú 。

释义: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

2、初出茅庐

读音: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比喻刚露头角。后来多指初入社会,没有经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译文:“只需惊破曹操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3、七擒七纵

读音:qī qín qī zòng。

释义: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译文:“诸葛亮笑,即使再打,七纵七擒,而诸葛亮还派获得。” 

4、鞠躬尽瘁

读音: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出处:

三国·蜀汉·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译文:“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

5、死而后已

读音:sǐ ér hòu yǐ。

释义: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意为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的精神。

出处:

《论语·泰伯》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以“仁”为已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出茅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擒七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鞠躬尽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