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后,世界强国看到清政府外强中干,都赶来分一杯羹。自此之后,直到清政府灭亡,都在不间断地忙着一件事:还钱。
当时的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为几千万两白银,但仅马关条约一项,就向日本打了2亿两白银的赔款欠条。据统计,清朝直到灭亡的最后10年间,总共向西方欠款达13亿两白银之巨。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些欠款还有大半未还。但是这些欠款后来怎么样了,还清了吗?
说到底,这些欠款是当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谁上台,对这些欠款都不可回避,除非你有苏联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向列宁一样向各国宣布,所有不合理外债,一概不认。
很明显,当时任何力量上台都没有这个实力,民国政府接手后,向西方承诺承认这笔欠款。
但承诺还债是一回事,具有还款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也认识到,过分索要白银,让这个破败的国家越来越没有活力,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小。
因此,美国率先停止欠款的收割,变相地把欠款变成投资,用这些钱建立医院、学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内文明开化的进度。
美国之后,有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效仿。
其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德意两国的欠款也随之不用还了。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对日的欠款也就不再还了。
因此,清政府欠下的巨额赔款,最后因瞬息万变的形式,最后没有还完。
清朝灭亡后,当时清朝欠下的巨额赔款,其实民国是一直在执行赔付的。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还在继续赔款,有的终止了赔款。最无耻的就是日本,他们一直向中国追要这笔赔款,而又用这笔赔款建设军事力量进攻我国。
大家应该都知道,因为清朝的贪污腐败使得我国被世界列强所欺辱。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后,他们并没有选择灭掉清政府,而是选择以赔款的方式来蚕食中国。但那时的清朝政府每年也就几千万白银的税收,根本满足不了各国列强的胃口,于是他们签订了赔款协议。要求清朝政府分期付款,在39年内赔款共计4亿多两白银。
在清朝灭亡之前这笔赔款,清朝政府一直在赔付着西方列强,而在清朝灭亡之后,民国的北洋政府则继承了这笔赔款债务。因为北洋政府的财产基本都是从清朝皇室那里继承过来的,所以这笔债务也一同由北洋政府进行赔付。主要的原因还是北洋政府不是西方列强的对手,如果北洋政府不赔付这笔债务的话,也害怕西方列强过来攻打。
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各国陆续终止了赔款,最先开始变动的是美国和英国,他们表示这笔赔款不用继续了,但是这笔钱必须用来建设科教文卫事业,我国著名的清华大学与协和医院就是用这笔钱建设的。随后俄国与法国也进行效仿,终止了这款这笔赔款。再后来俄国爆发了10月革命,在这场革命后也表示不用继续赔款了。随着世界第一次大战的落幕,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因为战败也终止了这笔赔款。
实际上对方是有来讨债的,只是这些事比较隐晦复杂,后来的债务也并非只用真金白银来赔付,还有一些是通过其它方式来偿还的。
1912年,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正是灭亡,民国政府成立,由孙中山担任领袖,在《大总统告友邦人士书》中,孙中山表示,满清政府名下的战争赔款,将由民国政府继续赔偿。
历史上,曾经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有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等,这些款项多达上亿,即使是民国政府,也无法一时间就还清。西方列强也知道当时的中国无法马上偿还,因此选择了一些其它方式。
比如让债务充当学习基金,拿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来看,总金额达十亿两,而实际赔付约60%。其中,美国主动退还了一部分金额,让其作为中国的教育文化基金。英国在1931年也退还了部分赔款。
在二十年代,俄国、奥地利、匈牙利、德国等也都先后放弃赔款,大多数放弃的、退回的款项都被用在于外国对华教育文化事业上。
赔款这件事也是极其复杂的,事实上,一些国家还是想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影响中国的年轻人,所以有些自动放弃了赔款,当然,当时国际情势复杂,20世纪上半个世纪发生了许多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而中国也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逐渐强大的中国自然也不会任人宰割,到最后,基本都是列强自动放弃了。
原因很简单,清朝签下的全是不合理、不合法、不平等的条约。
据统计,满清政府对列强的战争赔款多达十亿两白银,其中马关条约的赔款就多达两亿两白银,这让西方列强大发战争财。当时满清曾与德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法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欠下了巨额的赔款。那么,这些赔款后来怎么样了?
首先是德国,由于德国是战败国,中国是战胜国,因此中国直接停止对德国赔款。
然后是奥匈帝国,由于奥匈帝国同样是一战战败国,因此赔款条约也直接作废。
再是法国、比利时、美国等国,他们先后发表了声明,表示退回庚子赔款,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协议,帮助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
最后是日本,在抗战爆发后,中国便停止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
总的来说,满清对列强的战争赔款,在北洋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就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