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
拼 音 wǔ
部 首 亻
笔 画 6
五 行 土
五 笔 WTFH
解释:
〈动〉
等同;匹敌
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庄子·天下》
违背
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管子》
用同“捂”。用手遮盖住
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西游记》
〈名〉
[数词]
五
檀越元囿鸾施地仵拾亩。—— 北魏《敬史君碑》
通“伍”。古代士兵五人为伍
重振威仪,再排队仵。——《敦煌变文》
仵人。亦称以代人殓葬为业的人
天明就要入殓,只怕被仵作看出破绽来了。——《金瓶梅》
忤
拼 音 wǔ
部 首 忄
笔 画 7
五 行 土
五 笔 NTFH
解释
〈动〉
(形声。从心,午声。本义:抵触,不顺从)
同本义
复忤宾客。——唐· 李朝威《柳毅传》
触忤当死。——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忤权(不屈服于权贵);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忤怨(抵触而生怨);忤恨(违逆;反对);忤意(违逆心意);忤嫚(忤慢。违抗怠慢);忤触(触犯);忤鳞(直言犯上)
触动
临风悼亡,忤愁心,匹鸟河洲上。——明· 汪道昆《洛水悲》
交错
阴阳散忤。——《春秋元命包》
杵
拼 音 chǔ
部 首 木
笔 画 8
五 行 木
五 笔 STFH
解释
〈名〉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捶衣用的短木棒 。
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trip-hammer]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pestle-like weapon]
〈动〉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用长形的东西戳 。
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午,加讠字旁,成为许(xǔ)。许多、许可。
午,加亻字旁,成为仵(wǔ)。仵工、仵作。
午,加木字旁,成为杵(chǔ)。杵声、杵木。
午,加忄字旁,成为忤(wǔ)。忤耳、忤视。
午,加辶字旁,成为迕迕(wǔ)。相迕、迕目。
杵chu3
加言字旁,许
仵(wu三声):仵作
忤(wu三声):忤逆
杵(chu三声):铁杵
迕(wu)
旿(wu)
玝(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