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是北宋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首领,他的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都十分强大,曾经雄霸一方,起义军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几十万。梁山好汉基本都是官逼民反,走上了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道路,在被朝廷招安后开始征剿方腊的起义军。仅仅只有8位将领的方腊集团,能够杀过半的梁山好汉,主要是因为兵力和凝聚力的差距。
方腊集团
方腊起义时,一方面他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另一方面,他利用宗教也笼络了很多人,使得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几十万之多,进而很快的攻下了许多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宋徽宗曾经想要招安方腊,但他不但拒绝了招安还亲自带兵抵抗。虽然最后方腊被杀,起义失败,但对当时朝廷造成的影响还是十分大的。
梁山好汉
梁山有108位好汉聚义,各有各的才能,可谓是人才济济。但好汉人数一多,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个小的团伙或者帮派,他们各有各的打算,所以存在着一定的内部矛盾。他们依仗梁山的有利地形,打败了朝廷的多次围剿。不过,虽然梁山的地形易守难攻,但也对他们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从首领宋江到下面的许多好汉,对朝廷一直抱有幻想,所以最后走上了被朝廷招安的道路。
方腊对比梁山好汉
从兵力方面来说,梁山好汉的势力相对于方腊的起义军来说是比较弱的;从凝聚力方面来说,梁山好汉们各怀心思,但方腊起义军却比较团结。正是由于这两年关键性的因素的差异,所以方腊能够杀得梁山好汉死伤过半。
当初晁盖在梁山主事时,梁山和宋王朝的关系是誓不两立。而当主战派的晁盖在打曾头市时死于非命后,梁山的领导权就掌握在宋江的手上。尽管梁山好汉中有很多人不同意宋江主动向朝廷投诚,但局部的反对意见左右不了宋江、吴用,梁山义军也最终向宋王朝屈膝。
当这支反对势力成为大宋的镇国利器后,宋江便开始带领他手下的兄弟伐王庆、灭田虎、征辽国,历经多次大战,百战不胜, 梁山108将毫发无损。
但是在讨伐方腊的决战中,梁山聚义的108名将领中竟有70名最终或战死或病殁,成为梁山军团向宋王朝投诚后损失最惨重的一战。相信很多人都会为梁山好汉最终的悲情末路而扼腕叹息。为什么在之前的战役中都百战百胜,为什么在对抗方腊时会这么菜?
从根本上来说,梁山向南征讨方腊之战和原先的历次战斗性质是不同的:南征方腊是实力均衡、旗鼓相当、有你没我、一山不容二虎的生死存亡大决战,而先前的战斗都只是非对称、非致命的一般战争。梁山泊汇集了以山东、河北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的英雄好汉,而方腊麾下则是江南一带的英才俊杰。加上梁山义军基本都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水土,还有方腊手下的猛将颇多。
综上所计,方腊阵营中骁勇善战之将不下百名,天时地利人和皆备。而在历史上,方腊军以摩尼教起事,其部众的作战意志也非以替天行道的宋江所部所能相比。
因为方腊集团的士兵都训练有素,打仗都有过硬的手段。
虽然仅仅只有8位将领,但是这些将领的战斗力都很高所以能杀过半的梁山好汉
因为当时的梁山已经不是刚组建时候的了,人心涣散凝聚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