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少成多,滴水穿石,这一类的谚语或者俗语有哪些?

2025-04-04 19:04: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释】: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中的句子:“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译文】:河水结成冰,不是一天骤然寒冷的结果;用泥土堆积成高山,也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

【例句】:体育健儿的成功来自平时的艰苦训练,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释】: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出处】:战国荀况《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

【例句】:旬子讲:“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恒心,一些困难的事情便可以做到,没有恒心,再简单的事也做不成。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释】: 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相传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学业不成,想放弃。一天在溪边碰到一个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例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解释】:意为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

【出处】:战国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例句】:我们学习英语要每天记住几个单词,日积月累水平就提高了,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出处】:战国《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

【例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这些事情做不好,理想就只是空谈。

回答2: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沙子里淘金——积少成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种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