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制定了出来,并且契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兼具哲学意象的拼音文字。
诞生时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由当地文人、语言学家编译。朝鲜半岛在14世纪以前都使用中文。
有关韩字的起源,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根据1911年朝鲜半岛的野史《檀君世纪》记载,谚文在三世檀君嘉勒在位时(约莫是中原虞舜在位时)发明。《檀君世纪》的记载如下:
庚子二年时俗尚不一方言相殊虽有象形表意之真书十家之邑语多不通百里之国字难相解于是命三郞乙普勒正音三十八字是为加临土其文曰
然后就是现代朝鲜文雏型的文字。然而,此说并不可信,很大可能是后人伪托的。
而其他国家的部分学者认为,韩字字母是受八思巴字影响创制出来的。但是他们的学说不是以第一手资料为论举的,那第一手资料就是1940年发现的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发行年代:朝鲜世宗28年(1446年)],所以有关韩字的其他所有学说在训民正音解例本的发现之后失灵,数年间的争论告终。
训民正音解例本阐明韩字的子音与元音是根据人的口腔构造、中国古代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阴阳学说而创制出来的。
天地之道,一阴阳五行而已。坤复之间为太极,而动静之后为阴阳。凡有生类在天地之间者,舍阴阳而何之。故人之声音,皆有阴阳之理,顾人不察耳。今正音之作,初非智营而力索,但因其声音而极其理而已。理既不二,则何得不与天地鬼神同其用也。 正音二十八字,各象其形而制之。初声凡十七字。牙音ㄱ,象舌根闭喉之形。舌音ㄴ,象舌附上腭之形。唇音ㅁ,象口形。齿音ㅅ,象齿形。喉音ㅇ,象喉形。ㅋ比ㄱ,声出稍厉,故加划。ㄴ而ㄷ,ㄷ而ㅌ,ㅁ而ㅂ,ㅂ而ㅍ,ㅅ而ㅈ,ㅈ而ㅊ,ㅇ而ㆆ,ㆆ而ㅎ。其因声加划之义皆同,而唯ㆁ为异。半舌音ㄹ,半齿音ㅿ,亦象舌齿之形而异其体,无加划之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