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时,即是室温状态下,在室温状态下,溶液的Ksp是不变的,氢氧化铜是一个弱电解质,在水中电解是要产生铜离子,所以原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就决定了氢氧化铜的溶解度,所以在同一个温度下,氢氧化铜在水中溶解度要大,而硝酸铜中原本含有铜离子,Ksp又不变,所以抑制了氢氧化铜的水解,溶解度自然就小了。
2。氯化钠难以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当以乙醇作溶剂的时候,氯化钠介于一个两难的状态,既不是固体,又不能电离出离子,只好以游离的分子存在,而这些分子因为某作用力,抱合呈分子团,成为了1~100nm之间的溶质,即形成了胶体
1:因为,氢氧化铜会电离出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硝酸铜溶液中有大量铜离子,根据电离平衡,会抑制氢氧化铜电离,所以溶解度降低.水中不存在抑制,浓度偏大
2氯化钠在酒精中难以电离,氯化钠粒子比氯离子纳粒子大,恰好在1nm到100nm之间。在水中的是氯离子,钠离子都小于1
1 因为氢氧化铜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些,硝酸铜溶液中本来就含有铜离子,Cu(OH)2=Cu2++2OH-,平衡向左移。
2 Nacl在水中易溶在酒精中微溶,直径刚好处于胶体的那个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