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漆器工艺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技术,生产规模日趋扩大,成为历史上重要成长时期,漆器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漆器的制作已社会化,漆器的使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其轻便、无异味、耐腐蚀、保暖隔热的特性已被人们普遍认知。
这时,漆器制品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阶层。从墓葬发现的遗物来看,显示统治者地位的陪葬品中,漆器逐渐增多,而青铜器逐渐减少,这说明当时漆器工艺已相当成熟。
战国时期,漆树的种植遍及秦、楚、齐、魏、宋、晋等诸侯国,其中楚国为漆器的主要产地。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温暖,雨量适宜,利于漆树的生长。目前发现的战国漆器,大都出自楚墓,以江陵和长沙两地最集中,江陵是楚国国都所在地,仅1973年至1976年3年间就发掘出漆器900余件,此外河南信阳长台关、四川荥经都有大量战国漆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