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相并没有人清楚,记载中只是提到了他想对两个儿子公平点,可最后导致了大儿子造反,失败后跑到他住的宫殿寻求庇佑。而二儿子却并不罢休,阻止别人送东西到他住的宫殿,才导致他饿死的结局。
赵国在赵武灵王登基前期曾经十分落魄,北边有匈奴,西边还有一个秦国,两头还有个国中之国——中山国。如果这样下去赵国被灭是早晚的事,直到赵武灵王出现了。在他的努力之下,赵国有了很好的发展,学习胡人的作战办法,不仅毁灭了中山国,处理了外部的隐患,就连西边的强秦也不敢随便与赵国为敌。他为政期间,国度的疆域足足扩展了一倍。
赵武灵王自身也不是贪恋势力的人,在壮年时期就把王位让给了公子何,而他依然为赵国变强努力着。可他低估了人性,犯了一个父亲的通病——想要把一碗水端平。本来他还有个长子,但娶了第二个王后之后,生下来的儿子能力不错,他自然就将他当继承人培养。
后来赵武灵王感觉对不起大儿子,不想让大儿子屈居人下,就想着把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都能当王。但这个时候公子何已经是赵王了,肯定不情愿把国土分给别人,而身为长子的公子章也是个急性子,率先发动叛乱。
结局是公子章被弟弟打得满地找牙,失败后逃到赵武灵王居住的沙丘宫寻求庇护。记载中提到大臣们突围宫殿,二儿子还不给他送吃的,但真假也没有人清楚,毕竟历史上这种戏码太多了,在所谓的权势面前,亲情真的不算什么!
赵武灵王壮年退位,后来又想重拾权利再搏一番大事业,但是权利一旦掌握怎么会舍得松手呢,儿子们自然是乱糟糟的一通设计和谋害,最后赵武灵王被饿死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性的丑陋,两个儿子为权利争夺的不可开交,都忘了这位老父亲了,被饿死也是正常的。
赵武灵王退位后似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是放权出去了又哪那么容易收回呢,两个儿子打的不可开交,谁还顾得上他们的父亲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驱使,帝王本无情,他的儿子为了争夺皇位,饿死他也是做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