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是有的。“爱新”是满语“黄金”的意思。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根据远祖部族支系远近划分的。意思即为爱新部族远支。
例如:清末皇家后裔在宁夏的爱新觉罗家族的三兄弟,他们三人都以爱新觉罗的罗字为姓,按照家族的辈分,老大名叫罗恒禄,65岁;老二名叫罗恒钰,61岁;老三名叫罗恒钧,59岁。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后金开国大汗,清朝的奠基者)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2.爱新觉罗·皇太极(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3.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参考资料:访爱新觉罗后裔--人民网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百度百科
首先这个问题是对满族的姓氏认识上有误曲。满族的所谓“老姓”和汉族的姓不是一个概念,满族的老姓称为“哈拉”实际是指一个氏族的名称,而不是某一家人的姓。当一个氏族随着时间发展人口增多后会出现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往往从母体氏族中分离出去自己单过,这样分离出来的氏族被称为“木昆”其名称会在原来“哈拉”的名称上发生变化。比如,原氏族哈拉是“瓜尔佳”从它分化出来的木昆就变为“苏完瓜尔佳”“长白瓜尔佳”“乌苏瓜尔佳”等等,这是满族的“出户”风俗。但,无论是哈拉,还是木昆,其名称都是专指氏族的,作为个人一般不使用,除非你要自报家门。如果对方问“尊姓大名?”满族人会直接说自己的名子,而不说老姓。只有对方问“你是哪个家族的?”满族人才会说我是“我是爱新觉罗....;我是纽古录...;我是索卓罗....,等等”。满族皇室后代有时会在名前把家族名称写上,比如:爱新觉罗.XX;完颜.XX,这两个家族是例外,因为祖上是皇族,使用老姓是一种炫耀。当然也有比较谦虚的,象启功先生就从来不使用爱新觉罗,而只使用自己的名字。对于普通满族人来说基本都不会随便使用自己家族的名称,以我家为例,祖父,叔祖父,父亲都从来不把自己家的老姓用到任何证件上,我现在20多岁了也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只有在过年给祖先上香时候才提到自己的老姓。我的同胞也都是这样,没有一个在个人名前使用老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那个习惯。你问的叶赫那拉 赫舍里氏 郭络罗这样的姓还有没有?跟你说,当然有,但就是不对外使用,所以你几乎一个也见不到。不单现代见不到,即使在清朝你也见不到,你可以看看清朝一些满族人的名字:费英东,敖拜,巴海,何绅,福康安,明瑞,布尔塞,荣禄....”有一个带姓的么?如果不查资料你能知道他们姓什么吗?
如果按汉族姓氏的概念,父传子,子传孙,这样永远不变的血缘符号,那么可以说满族人都是没有姓的,只有名字和家族称号。
满族今天大多都有单字的汉姓,这种姓被称为“代姓”或也称“假姓”。最初是在清代为了与汉族交往方便而使用的。但这种姓通常不固定,一个家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代姓,比如乌拉那拉家族的代姓就有:那、纳、陈、江、赵、弘、扈、茂...等等,而且过几代人就会换成别的姓。有的家族换姓很频繁,比如章佳家族就有章车两姓调换的习惯,头一代人姓章,第二代人就姓车,第三代人再姓章,第四代人又姓车,如此世代循环。
南方一些满族人的假姓是被迫起的,因为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满族人遭到迫害,尤其是辛亥革命期间广州,杭州,西安,荆州四个城市的满族人遭到革命党极端派的屠杀,尤其是西安满城两万人活下来的不到300人。后来在60年代文ge期间很多满族人又一次遭到迫害。所以为了避祸,很多满族人把家谱烧了,老姓改了,甚至有的连民族都改成汉族。其实今天很多满族人家还保留有家谱,但老一代人鉴于历史教训,严禁外传,甚至不告诉子孙,只有等到临终时才肯把家谱交到子孙手里。这也是今天你无法见到那种满语老姓的原因。
有啊,溥仪亲属不少,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最后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 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经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批准,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恢复了家庙,每年的阴历五月十三举行家族内祭祀。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肇",有的为"罗"等等。 爱新觉罗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任,宣统帝溥仪之弟。
爱新觉罗·毓嶦,号君固,1923年10月10日生于大连。他的父亲溥伟于清光绪年间承袭了恭亲王爵。毓嶦在清皇室辈分的排列中属于乾隆皇帝钦定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中的“毓”字辈。1939年,毓嶦承袭了和硕恭亲王爵位,他也是中国最后的恭亲王。
爱新觉罗·恒山 1954年生于沈阳,现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名人艺术研究会企业名人委员会主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辽宁省艺术学院教授、沈阳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中山金石书画会顾问,北京新时代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签约画家 爱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 .
现在户口本上姓爱新觉罗的已经非常少了,因为在清朝灭亡以后,爱新觉罗家族大多数都改姓了金,比如说台湾的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他就姓爱新觉罗,影视明星李宗翰也姓爱新觉罗,现在户口本上姓爱新觉罗的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少,北京的爱新觉罗恒德先生家户口上好像就姓爱新觉罗,而爱新觉罗后裔在户口本上姓爱新觉罗的不多,但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些书画家虽然户口本上不姓爱新觉罗,但是他们在写字画画的时候 最后落款都落上爱新觉罗的名字
有 《寻找成龙》里的
爱新觉罗·启星,女,满族,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曾出演多部电影作品,2009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电影表演协会金凤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