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建立哪儿个水师

2025-03-25 05:15: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清政府决定重整水师力量。将其水师分为三洋:
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福建及两广等水师负责福建及南海。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中国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七

南洋水师,职责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由1875年新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祯受命开始在经营福建船政的同时筹办南洋海防。
1884年初具规模,至甲午战争前,实力仅次于北洋海军。

福建水师又称福建海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阿思本-李泰国舰队因指挥权问题故不在其列),由福州船政局节制。同时也是当时装备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近代化舰队。

广东水师,也叫广东海军,清朝末期部署于南海区域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直接建立在旧绿营水师编制的基础之上,长官为广东水师提督,受两广总督节制,主要基地设在广州黄埔。

回答2:

福建,北洋,南洋(李鸿章建立)
北洋舰队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回答3:

北洋、南洋、福建

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清军加快向西方学习步伐,挑选精兵万名,创建神机营,专习枪炮、洋操,开办船政和水师学堂。经过长期努力,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等近代海军,并设立了海军衙门。1875年(清光绪元年)确定由南洋大臣沈葆桢、北洋大臣李鸿章分南北洋两大海区组建新式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