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为什么不能签劳动合同

2024-11-10 10:00: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相关规定,该法适用于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因此,要适用《劳动合同法》,该主体必须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勤工助学的,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据此,在校大学生实习,不属于建立劳动关系,也就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不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在法律中规定的实习生并不需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如果说实习期过了的话,那么就必须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因为在实习期间自己还是属于的学生身份,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华律网相关律师。

回答2:

  目前,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是不能与公司直接签合同,而且在就业前期,只能签订三方协议,即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就业协议,等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要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其他情况,如果大学生是以企业委托培养的身份进入学校就学的,那么是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

回答3:

您好:因为在校的大学生还没有毕业,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主体身份。在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回答4:

根据劳动法规定,未毕业的大学生,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其不是劳动者。如果你签订了,那么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你和单位只能签订劳务合同,如果签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后,劳动局是不处理的,劳动局只处理劳动关系,你只能去法院诉讼。建议还是签订劳务合同,并看清条款,现在的用人单位很多都会钻空子,自己要小心。

回答5:

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309号文)明确,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校学生不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

只能签订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