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了解佛教的知识可是越看越迷茫怎么办?

2024-12-03 07:07: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枯兆念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没困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一瞥,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猜稿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回答2:

去看看林清玄的散文吧,都是带着佛教哲理的,浅显易懂,语言优美,让人心旷神怡,初学者最好不要去看那些艰深的佛经,网上的文章也不要都信,毕竟有些所谓的“佛学大师”都是顶着佛教的牌子招摇撞骗的。
不要认为学佛拦散中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就是犯了大罪过。我2岁学佛,在寺庙里蹦蹦跳跳,东跑西跑,对着佛像也是童言无忌,不是到现在也是事事顺利,没什么大难吗。世尊(释迦摩尼)创立的佛教不是为了惩罚人,而是度化众生,不知者无罪这句古话在这里同样适用。
余秋雨在《寻觅中华》中“西天梵音”这一篇章是讲佛的,十分浅显,他并不是的佛学家,所以讲岁握的东西没有偏简雀氏见,你也应该相信他的文品,推荐去读一下。
你先这样试试看,我觉得会有用的。

回答3:

每个人的理解是基于他自己的经验和环境的,不一定适合你。佛法传承了两千多年,被无数的转述和解释所包围,如果你陷进这些解释,是会越看越糊涂的。我最早接触佛教,也是像你一样看了很多的资料,被搞得晕头转向。后来认识到佛所说法的本质,就容易判断各种说法的本意和偏执之处了。

建议你首先不要被这些迷惑吓到。另外还是继续探索一切有生现象的本质,排除善恶判断这些无意义的虚妄,直接去体会实相本身。

修行并不是祥圆为了减少所谓的“罪过”,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无论怎么努力去消除,实际上就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而言,是达不到没有“罪过”的纯净状态的。好在一切无非是虚妄。金刚经不是说的很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嘛。不但所谓罪过是虚妄,所谓善行也不过是同样的虚妄。要冲破这个无边的虚妄外表,关键还是体证实相。

研究善与恶的区别是不可能的,如同入海算沙,哪有算清的时候呢?何况,标准是在变化的:甲希望谨模塌你往左,乙希望你往右,丙希望你原地不动,你满足其中任何一个,另外两个都会认为你是“恶”的。

建议你读读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苟嘉陵先生的《你的烦恼熄灭了吗?》,宗萨蒋杨钦哲的《正见》。先体会到佛法教导的真正内容,然后就不容易迷惑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的是直接诵读学习佛码岁经。起码先好好读读《六祖坛经》吧。

回答4:

佛法当从明师而学。开始或可从网络或其他文章搭侍中了解些常识——此类常识还未必正确的,呵呵。但若知搭吵想真的入门,还是要找个能经常请益的枝仔过来人、善知识,依彼而学为好的。

回答5:

佛教讲不要执著,你认真地学佛,即使没有人指点神察,只要发的心是善的,就一门深入好了,如果你过分的介意别人的评价,你还是在为面子学佛,不是为自己,为橘简众生学。佛教讲的很多话,就是为了破执圆瞎裤著,禅宗很多公案就是在讲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