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请参见秦统一中国之战。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
战国时期诸候混战,社会非常不稳定。战国初期中国境内尚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齐、晋、楚、越四国实力最强,有四分下天之势,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小一些的国家很快都被吞并了。剩下来的七个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被称为战国七雄。参考: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土地战代替了春秋时期政治上的霸权争夺,在这个时期铁器代替了石器和青铜器,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牛被用来耕地。各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得到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也很快。
这些发展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世袭的等级制度被瓦解,一些过去的贵族失去了他们的地位,而另一些那个时候的平民通过经商或其他的机会致富,甚至成为政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官僚制度发生了变化。
为了应付这些变化,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变法,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李悝变法;楚悼王用吴起实行吴起变法,“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秦国商鞅的变法为秦吞并其余六国创造了条件,史称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墨子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的法家自立一见,厉行严刑峻法,庄子发展道家的无为而治,孟子为儒家在秦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杨朱学派的为我、贵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邹衍的阴阳家“五德终始说”,张仪、公孙衍、苏秦和范雎等纵横家,以谋略游说天下;许行的农家主张君民并耕而食。惠施、公孙龙、邓析子等名家主张辨别“名实同异”的逻辑;兼取各家学说的杂家,以《吕氏春秋》的帝王学为代表,还有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说家虞初、燕丹子,世称“九流十家”。
中原边境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威胁导致了战国长城的修建,秦、燕、楚、魏等国都修筑“限戎马之足”的万里长城。
战国时期的连年混战使军事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孙膑兵法》、《鬼谷子兵法》、《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战国时期的大事记
前403年 - 三家分晋
前386年 - 田氏代齐
前356年 - 商鞅变法
前344年 - 魏惠王称王,是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
前325年 - 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 - 秦灭蜀
前307年 - 赵武灵王采纳胡服骑射
前293年 - 伊阙之战, 秦击败魏韩联军
前286年 - 齐灭宋, 宋王偃死亡
前260年 - 长平之战, 秦坑赵降兵四十多万人
前256年 - 秦灭周
前237年 - 嬴政执政
前230年 - 秦灭韩
前228年 - 秦灭赵
前225年 - 秦灭魏
前223年 - 秦灭楚
前222年 - 秦灭燕
前221年 - 秦灭齐,统一全中国
请参见战国历史年表
[编辑]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秦国
楚国
赵国
韩国
魏国
齐国
燕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莒国
邹国
周国
东周国
西周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郳国
曾国
邳国
许国
中山国
仇由国
蜀国
巴国
苴国
陈国
杨国
蔡国
[编辑] 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商鞅
墨子
韩非
庄子
孟子
孙膑
范雎
荆轲
屈原
李冰
荀子
张仪
公孙衍
苏秦
吕不韦
李悝
邹忌
申不害
吴起
苏秦说:
燕地2000里,兵甲数十万,车600乘,骑6000匹
赵地2000余里,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韩地900余里,带甲数十万
魏地1000里,然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无如魏者(魏国在六国中人口、甲兵第一)
楚地5000余里。
估计:
燕面积大约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面积会超过苏秦时期,大约25万平方千米)
赵面积大约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都城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齐面积大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都城临淄,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魏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
都城安邑,后迁至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一小块)
韩面积大约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都城平阳,后迁至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陕西东南部(一小块),长平之战前山西领土全部划给赵国,韩国面积这时大概只剩下不到3万平方千米。)
楚面积大约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
都城郢,后迁至寿春,最大时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重庆、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东西南、江苏南部、浙江北部,面积大概有15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500万。
秦面积大约30万平千米,人口300万(苏秦时期)
都成雍,后迁至咸阳,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长平之战前四川应该大部分划入秦地,面积大概可以达到80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余万。
吴从晋巫臣开始算起到灭国不过百余年,疆域约5万平方千米,人口不超过100万。
越,允常时期面积不超过5万平方千米,人口数十万,后灭吴,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人口100余万。不久就被楚国灭掉。
鲁,山东西南,面积大约2万多,人口数十万,后来被楚国吞并。
郑,河南中部,面积大约2万,人口数十万,被韩国灭掉。
卫,齐桓公城邢救卫时人口不过5000。之后大约包括濮阳附近地区,面积约1万,人口十余万。
宋,安徽大部、江苏部分、河南东部(一小块),面积大约5万平方千米,人口不超过100万。
齐楚燕韩赵魏秦
具体可查阅地图:
http://muxiang37.blog.163.com/album/prevPhDownload.do?host=muxiang37&photoId=_fks_CbJ8EwgnVXdEn-j2GtR-YA==
http://muxiang37.blog.163.com/album/prevPhDownload.do?host=muxiang37&photoId=_fks_kirXs2p53t0ZSNhcKmOSWw==
http://muxiang37.blog.163.com/album/prevPhDownload.do?host=muxiang37&photoId=_fks_4Ls1pb-IGABSP8kLHNN5AA==
http://muxiang37.blog.163.com/album/prevPhDownload.do?host=muxiang37&photoId=_fks_YdA0SmAX5sFBbaJXU99AIw==
http://muxiang37.blog.163.com/album/prevPhDownload.do?host=muxiang37&photoId=_fks_lkODvPujZVm_VwoSfGUr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