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跳楼身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否应该重视起来?

2025-04-14 21:54: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6岁少年跳楼身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当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事情发生于七月二十九日晚上八点,在自贡市贡井区一个叫贡山壹号的小区,发生了一起火灾,从现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当时着火的是八楼的一个住户,家中火势看上去非常大,随后一声巨响,有人从着火处跳下,当场身亡。根据时候了解,这个跳楼的人是一名十六岁的孩子,事发之前,他因为成绩不理想和母亲发生争吵,然后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后来一气之下点燃房屋,最后跳楼身亡。

根据知情人士介绍,事发当天男孩与母亲争吵之后就扬言要跳楼,被母亲拉住,但是吃完晚饭之后,原本男孩和父母要一起出门,但是男孩却借口拿眼镜回屋,然后返回家中纵火,跳楼身亡。也有邻居反映,平时偶尔会在电梯中遇到这对母子,那个男孩性格上比较内向,而且也不爱说话,似乎还患上了抑郁症。

这一件事也让人非常痛心,对于家人而言,突然失去孩子的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尤其是男孩的母亲已经40多岁,这个年纪突然失去孩子,这也是一种悲剧。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还会出现这位16岁少年的悲剧。

事实上,青少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学习生活的压力,孩子往往都是很有自尊心的,尤其是内向的孩子,他们一般都不愿意在家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压力,久而久之,他们内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出现问题。其实,很多青少年往往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没有了自信,开始堕落颓废,吸烟、喝酒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大多数的家庭对自家孩子从小往往抱有过高的期望。对此,做父母的似乎也很有理由,毕竟现在的经济更宽裕,从小能够给孩子们提供的教育方面的条件也更加优越,家长们的期望水涨船高,似乎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父母过于功利,只重视学习,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建设。

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建设应该如何进行?

首先,家长要进入孩子的心理世界去开导,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产生碰撞,处在他的感受和角度去帮他解决困难问题,而不是站在我们自以为是为孩子好的想法去教育。

然后,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侵犯个人隐私,同时也要因材施教,了解人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针对个性去引导改正。

相信只要做到这几点,就可以避免很多类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