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之说。早在2000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们就将新疆的和田玉经由玉门关运往内地,雕琢成各种精美的礼器和装饰品。历朝历代,玉制品都被当作价值连城的宝物。而在我生长的地方昭苏县也出产着有各式各样的玉石,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对昭苏的出产玉进行了初步探究:
昭苏县的玉石矿藏量比较大,在昭苏的夏塔、察汉乌孙、喀拉苏等乡均发现玉石,而在昭苏的大街小巷我们随时可见玉石店,面对几元到几万元的玉器,哪些才是质量好的玉?我们查了相关资料:由于质地的不同,玉石可简单分为三种:把靠近河道,油份足且形小质量较好的称为籽料,在山上的原生矿,块头大形状参错不齐,质量次于籽料的称为山料。把籽料和山料之间的叫做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