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叫弘时弘昼喝允祉去抄八爷胤禩的家?乃一石四鸟之计。
八爷党逼宫乱政最终被雍正粉碎并坐实了罪名,抄家发配在所难免,这时候,雍正却派弘时弘昼和老三允祉前去八爷府抄家,图里琛一同前往。
问题来了,为什么雍正选择这三个人,而不是弘历或者其他什么人去办这个差事?其中有什么深意?雍正历来疑心很重,从争夺皇位开始,除了十三爷估计没有什么可信的亲信。这种帝王的疑心无时无刻不存在,在我看来,派他们三人去,也是因为疑心,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敲山震虎。谁都知道,老三允祉是朝廷清流的靠山,虽然他对王位没有多大的心思,但是朝廷清流的力量不可以小视,李绂因为反对新政差点被杀头,就赖于老三允祉的求情。时值雍正的新政如火如荼的开展,老八一党突然发动政变,妄图以恢复祖制颠覆雍正的统治,这其中主要的阻力除了八爷党之外,就是朝廷的那些清流和利益受损者。作为清流的靠山王,雍正给允祉派了这么个任务,就是要好好敲打一下他,以敲山震虎,让朝廷那些清流们安分一些,等于告诉他们,要是反对新政,八爷就是榜样。
2.保存颜面。八爷党的覆灭,意味着九子夺嫡的最终结束,差遣老三、弘时和弘昼去处理这个事,也是雍正对其他兄弟的一个交代。毕竟逼供乱政的是老八,是皇亲国戚,都说雍正以前是冷面王,但是你看这事,让自家兄弟和儿子去处理,是给了兄弟和先皇康熙天大的面子。同时也是自家内讧,自家解决总比别人来解决好,况且,换做他人,还不一定敢放手来处理。
3.给弘时最后的机会。从科场舞弊案到八王议政,弘时与弘历夺位之争就已经开始,只是弘时行的是阴谋,处处以老八胤禩为伍,这一点,雍正其实心知肚明,但是弘时毕竟是自家的儿子,他不想就这么轻易的给他下结论。八王议政虽然失败,老八也被抄家,但是这事情的原委还没有完,要说,八王议政逼供乱政这件事可能是最戳雍正心窝子的一件事了,弘时参没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参与的程度多大,雍正心里还没有底,所以,派弘时来抄家,是试探弘时在八王议政中扮演的角色。这里图里琛扮演了一个黄雀在后的角色,处处监视着弘时,结果,弘时很自然的钻进了雍正设下的套子里,主动与八爷接触,犯了抄家的大忌,只有自寻死路了。
4.辨别弘昼。前面说了逼宫乱政是最戳雍正心窝子的事件,雍正必须搞清楚当时的情况,弘昼在朝廷上挨了一耳刮子,到底是弘昼之前与弘时和八爷一起传令的时候,真的没有表述清楚,还是故意为之,导致关外的旗主王爷们得以和老八勾结乱政。这一点雍正是怀疑的。不想弘昼玩了个“活出丧”来洗清了自己,让雍正彻底对他放心。因为,一旦弘昼参与抄家,心中有鬼,就必然和弘时一样落入雍正设下的圈套。这一招,连老八胤禩都赞叹不已。
看来,雍正这次派人抄家实际上是耍了个一石四鸟之计。敲打了老三允祉,保存了皇家颜面,还让弘时落入圈套,辨清了弘昼在八王议政中的行为。
雍正要抄的家不是一般普通大臣的家,而是抄当朝王爷老八、老九、老十的家。雍正的四皇子弘历被委派江南做钦差大臣了,在朝中只有皇三子弘时,皇五子弘昼,还有就是三哥胤祉才有资格了。雍正派弘时弘昼去抄家,可能还有另一层用心。八王爷议政中弘时为了皇位,当时倒向了八王爷,合谋政变,弘昼是被弘时利用的,雍正是考验一下弘时弘昼俩兄弟的忠心和行动的。雍正让三哥胤祉去抄家,用意更加明显,雍正十几个兄弟,现在就只有三哥胤祉在身边了,如果不用胤祉,别人会骂他无兄弟感情和没有兄弟了。所以派胤祉去抄家,让人看看他是还有兄弟支持他所做的一切的。
首先对三哥不相信。再加上两个儿子。三个人互相监督。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的儿子。目的是让他们增长才干。遇事时可以互相商量,互相牵制。
因为当时雍正为了打散他们之间的小团体,所以说就让他们之间互相进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