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仗义疏财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 阎婆惜一家:宋江在郓城县时,阎公因为肺病去世,连棺材都买不起,宋江施舍了十两银子帮助阎家办理阎公的后事。阎婆惜的母亲阎婆因为丈夫去世没有棺材,阎婆惜没有衣服,宋江都给予了帮助,阎婆因此感激宋江。
2. 资助卖糟腌的唐牛儿,宋江在衙门里包庇阎婆惜,但阎婆惜还是知道了宋江和晁盖的关系,宋江怕阎婆惜告发,就去找卖糟腌的唐牛儿想办法。唐牛儿建议宋江去找晁盖送信,宋江找到晁盖后,晁盖认为宋江此行必定会留下脚印,就等宋江走后,到县衙门里自首。此计让宋江在县衙门里无法立足,只能离开。而离开时,宋江怕阎婆惜告发,就打算杀了阎婆惜,但最终还是放了她。
3. 照顾卖汤的王公,王公是卖营养汤的老人,宋江被发配到江州时,经常去喝王公的汤,但王公家里穷,拿不出钱来请宋江喝汤,宋江也明白这一点,但从不介意。在王公生病时,还请医生来给他看病。
4. 对阵被擒的好汉,宋江率领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的哥哥扈成已经投降梁山,但李逵杀红了眼,将扈家庄一门老幼全部杀害,扈三娘为给家人报仇,与李逵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后来扈家庄被李逵烧毁,庄上的人都成了难民。宋江为了救被擒的扈三娘,让梁山好汉以自己的名义安排扈家庄的人到自己家里做仆人。
这些例子都展现了宋江仗义疏财的性格特点。
及时雨宋江江州时期与李逵相遇时,李逵没有钱去赌,向戴宗讨要,宋江二话没说直接给他银子,李逵拿钱时就在想宋江果真名不虚传。落难在小旋风柴进庄中时,见到生病又因性子过于刚强而被人冷落的武松时,跟他一起吃酒,还拿钱照顾他,武松去看望大哥离别时买衣服送给他。
钱多收买人心呗!
宋江是个在江湖上以仗义疏财、挥金似土而闻名。“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宋江能赢得如此名声,有其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宋江不贪财、另有所图,不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客观上,他家是地主,自己又在县上做押司,所以不缺钱花,有钱可疏。
不过从宋江的家境看来,宋江并不是富甲天下的豪富,只算是个乡里的小财主。他的成名,应该是从“急人之急,扶人之困”,施舍小恩小惠开始的。“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这些是宋江财所力能承受的。
然而,宋江却能做到:“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这显然是他家财力所不能承受的了。
那么,宋江挥金似土的财源又在哪儿呢?
原来,宋江所挥之金是他人之财。当然,《水浒传》中对此没做详细介绍,但仔细揣摩,就会洞其奥妙所在。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而这些江湖好汉是十分讲义气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他们做人的准则。所以他们一旦脱离困境,翻过身来,就用大把金银回赠宋江。如宋江逃罪避祸及发配江洲期间,他就得到梁山泊头领、清风山的好汉、柴进、孔家庄的孔太公、穆家庄穆弘等等的大量的金银馈赠。用宋江对其弟宋清说的话就很清楚了:“我自江湖上相识多,见的那一个不相助,盘缠自有对付处。”
宋江呢,又用手中的财仗义再疏之,如此循环,“及时雨”的名声就更响了,而且产生“品牌”效应,不断得到回报,不但使宋江仗义疏财的资本滚滚而来,而且还赢得了人心。可以说宋江是赚大了。
所以,宋江仗义疏财的财不全是他的,而大多是“江湖”的。他仗义疏之,正应了江湖钱,江湖来江湖去的江湖套路。
宋江仗义疏财的例子就是在柴进家里送武松给了盘缠金银,对戴宗李逵谈不上仗义疏财毕竟他是囚犯被人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