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能赚钱了,上学基本上就是花钱的。而且上学的时候花钱却还遭罪,现在虽然遭罪,但至少是给钱儿的。
上学的时候虽然没钱但是活的还是很潇洒的,想不去上课就不去上课,上班就不一样了,想不上班可以,只要能承受得了旷工的代价就可以了。
上学的时候住寝室嘛,八人寝室一年好像才750块钱,虽然条件坚苦但是一群人住在一起这样的经历恐怕除了大学寝室也没有别的机会可以尝试了,所以说还是挺值得回忆的,当然缺点没有自己的空间,毕业 就不一样啦,毕业后基本都得自己出去找住处吧(本地土著可以回家的不算),有条件的直接买房,差一点的租一套,再差点的租一间,再差点的和朋友合租,再差点的,好吧,社会上的床位虽然也是一个屋子里挤一群人,但不论从安全还是卫生各种角度来考虑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上学的时候同学间的关系其实还是挺单纯的,最多就是班干部或者学生会与普通同学间的各种小摩擦,在社会上的人看来,这还算事儿么?毕竟没啥实质上的利益冲突 ,到了社会可就不一样咯,和你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可能就是你明天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可不是谦让的时候,你谦让那没准儿明天就没饭吃了,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儿。
上学的时候恐怕没几个会想到以后结婚生子的事吧?毕业后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身边的人突然间结婚的结婚,生娃的生娃,聚会时讨论最多的也不会再是某某明星啥啥八卦,而是赛娃大会,车船房子大比拼了。
我认为工作后和上学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人惯着你了。
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象牙塔,在大学我么都会很随意,认识的朋友基本上都适合自己有相同爱好的,我们可以很单纯的表现我们的情感。但是,当我们从大学踏入到社会当中,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从我自己感受,主要有这些方面的改变。
第一是感情上的变化。在大学的时候,总想着能找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当然只是以恋爱为基础的爱情,因为上课的自由性,总是会想着怎么去哄女朋友开心,怎么浪漫一点,带女朋友去哪里玩等等这些大多数学生时代都会做的事情。在工作以后,工作中的劳累都会将这些想法充斥的无影无踪,每天机械一般的上下班,让爱情离自己也越来越远,也改变了自己对爱情的一些看法,只是希望能够找一个平淡生活的另一半。
第二是为人处事的变化。大学还是一个象牙塔,它可以保护我们受到外界的一系列不利因素的迫害,我们可以直言不讳的说出一些事情的真相,不会担心他人的报复,与老师同学相处,我们可以如朋友一般开玩笑。在工作以后,在工作中事实都要谨慎,要有一颗防范小人的心,多一份对上司的附和的卑微感;同时,当你在工作中有触及到他人的利益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与同事相处相对真诚一点。
第三点是真正的独立生活了。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基本上还是依靠父母,向父母拿钱生活,那时就没有那么多虑,反正用完了父母还要给,在校园的日子过的还比较滋润,自己看上的东西就会去买;当然我自己也做一些兼职,毕竟在大学谈恋爱的花费是很高的。在工作以后呢,你手上的钱,都是你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就会变得更加珍惜,也改变了自己以前随意花钱的习惯,现在的我是什么想对较便宜,就买什么,不在有那种硬性要求。
最后一点就是能力的改变。在大学时,由于学业的限制或者教学的限制,你可能会疑惑自己会做什么,出去学校能够怎样养活自己。但是,进入工作中,你通过一些培训,你拥有了一些特定的技能,通过这些,你能够认清自己所真正拥有的能力。
在大学和在工作中的自己,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进入社会,在也没有象牙塔的保护,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同时也学会适应这个社会的规则,只有在这些规则中,你才能够生存下来。
工作后的你跟上学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现在我的还是一名大学生,还没有完全踏入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可是我也是并非没有工作经历的。平常周末,还有寒暑假,我都会出去找兼职,让自己充实起来。
这么算起来,我也是接触过很多类型的兼职了。有餐馆服务员,楼盘打电话接待员,派传单,车间生产工,也做过销售员等等。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无忧无虑的,什么都不用担心,也不用想什么。平常没课的时候可以和朋友出去逛逛街,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可以跟朋友谈谈心。闹小脾气的时候可以不听课,可以翘课。
而这些都是在工作中没有的。社会是尔虞我诈的社会。工作中尝尝碰到有不顺心的事情,我们只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没有人会关心你的情绪。做错了等着挨批,也怕被上司责罚炒鱿鱼,忧心忡忡。为了赚钱,我们只能放下身段放低姿态去迎合别人。
上年的暑假,我在一个手机专卖店里工作。我所在的是vivo专卖店,当然少不了我们的竞争对手oppo。那时候我们在搞活动,他们的员工来拆台,百般阻挠,最后两方大吵起来了。很快就传到了我们这个区域的负责人耳中,他没有怪罪对方,可是把我们骂了一顿,让我们学会忍。
对,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只能忍,不能强出头。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工作后的我和大学时候的我的最大区别是没那么天真,懂得如何自处了。
我觉得我以前是一个十分话痨的人,每次和朋友出去巴不得把自己这些天的经历全告诉别人,因为觉得盆友很重要,需要多多交流嘛,后来渐渐地大家工作地行业不一样,职业不一样,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别人不说了或许是不想散发负能量,然后我就感觉自己一头热,渐渐地就觉得人话少点比较好,给别人空间也给自己空间,再后来,我觉得一个人也要习惯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时间过得太快,花太多时间在吐槽以及其他事情上不好,当然你可以找个人人吐槽,不要无差别吐槽,别人并不喜欢。
再后来我找到了一种新的解压方式,因为我尤其的习惯笔和纸,我喜欢上了做手账以及偶尔写点经验,它们给了我另外一种乐趣,把自己会的分享给别人,如何用美丽的胶带构造一个你想要的情景,对我这种没什么想像力的人来说。这样很锻炼人,起码是打发了时间还看得到成果。花点时间在多了解一些事情上就可以丰富自己独处的时间。
很多上学时候的盆友在工作后渐行渐远,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我们总该是独立地去过每一天,在有人陪你一起走之前,你要变得更好,积极地生活积极地学习,过得好才能心态好,学得多才能有底气。也能够培养自己一种包容的态度,看问题片面是因为了解的不全面,我们需要懂得更多才能面对事情做出更好的判断。懂得如何自处也是修行。
对于工作后的我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比以往更有担当了。
上大学的时候,无论是平日里的课业,还是后来加入老师的团队做科研,都有着一股学生常有的敷衍了事的心理。在日常生活或者科研中,遇到一些小问题都能及时想到办法将其解决,可是一旦遇到比较麻烦的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拖延、就会想着逃避。那时候,在技术上遇到问题时,总是盼望自己的导师能够将问题交给团队里比较厉害的人解决,而自己落得空闲。但是导师总不会如我的愿,总是让我带着问题和器件去请教团队里厉害的人,让我跟着学,让我多问。那一会儿的心情特别抵触,因为既然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何必非要让我拿着慢慢琢磨,直接交给会做的人不就完了。而且,在科研过程中一遇到问题我都会抱怨,总是想把事情拖到不了了之。毕竟那会儿还是学生,搞科研也只是一时兴趣爱好,做好了做不好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自从工作以后,事情就变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要干好自己的事情,没办法推给谁,更没办法拖延。到了时间点,如果没干好就有可能被领导训斥,而且如果造成了不好的后果,还会被扣工资甚至辞退。这个时候,就需要我提升自己的担当。工作中遇到问题,积极向前辈请教,就算别人不情愿,不给好脸色,也一样要面带笑容的请教,直到自己搞清楚问题的解决方法。领导交代的事情,也不能像学生时代那样,拜托给别人,请别人干,最后草草交差,毕竟领导交代的工作可能关乎自己的命运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