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19世纪末,E.毕希纳证明微生物发酵是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之前人们已经利用酵母、乳酸菌等生产乳酸酒精等发酵产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了生产丙酮、丁醇和甘油的发酵工厂,加速了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以易消毒的密闭发酵罐为代表,作为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开始。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青霉素,这是人类在利用工业微生物方面的又一重大成就。此后,发酵工业中广泛采用了深层培养法进行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并大量制出酶制剂、柠檬酸、维生素、甾体激素及其他抗生素。以通气搅拌的深层发酵通用发酵罐,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育技术为代表,现代发酵工程奠定其基础。
第三阶段:5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在工业微生物学方面取得的进展,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获得成功,并出现了核苷酸发酵工业。以对微生物变异株进行代谢控制发酵为特点,氨基酸、核苷酸发酵工业为代表。
现阶段:7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为人类利用和改造工业微生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发酵产品的质和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新产品也将不断涌现。以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的系统建立为代表。
第一阶段:19世纪末,E.毕希纳证明微生物发酵是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之前人们已经利用酵母、乳酸菌等生产乳酸酒精等发酵产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了生产丙酮、丁醇和甘油的发酵工厂,加速了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以易消毒的密闭发酵罐为代表,作为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开始。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生产青霉素,这是人类在利用工业微生物方面的又一重大成就。此后,发酵工业中广泛采用了深层培养法进行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并大量制出酶制剂、柠檬酸、维生素、甾体激素及其他抗生素。以通气搅拌的深层发酵通用发酵罐,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育技术为代表,现代发酵工程奠定其基础。
第三阶段:5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在工业微生物学方面取得的进展,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获得成功,并出现了核苷酸发酵工业。以对微生物变异株进行代谢控制发酵为特点,氨基酸、核苷酸发酵工业为代表。
现阶段:7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为人类利用和改造工业微生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发酵产品的质和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新产品也将不断涌现。以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的系统建立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