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是世界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据说孟子荀子都在此任教过。它位于现在的中国山东。
稷下学宫,因为他的位置靠近齐国都城临淄稷门因此而得名。在齐桓公时期开始创建。这件事还被记在于《中论》,这一部史书中。当时的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对人才的渴望也越来越重。在齐威王和齐宣王的在位时,就不惜重金,为了招揽天下人才,稷下学便达到了鼎盛时期。之后因为齐湣王个人的昏庸,又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使之随之衰落。一直到了齐国被秦国所灭,以后这所官办大学也就随之消亡。但其存在了大概有150年左右。
为什么这所世界第一所民办学校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呢?首先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时期,当政者最需要的便是人才。他们需要人才在他们身边为自己打江山守城池。为自己赢得政治上的胜利。用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其次,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孔子。孔子当时便在鲁国讲学,培养出了大批来自社会中下层的人才。这些人才。周游列国。最终因为他们的存在给了学宫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虽然,学工的出现作为世界第一所官办大学。其虽然具有时代上的超前性,但在当时春秋战国割据争霸的年代,也就短短存活了100余年,并不能够长期的保留繁荣下去。
因为当时的思想可以用百家争鸣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是战争平挺烦,动荡不安。这样各国都无法压制某些思想,于是各种思想来回切磋争论不休。而作为大学又不能完全容纳这些思想。并且当政者也不会同意多种思想的存在。于是学宫这样的存在也只是非常短暂的现象。而后还有一点现实原因。学宫里的文化人不会下地干活,要支撑如此庞大的机构,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小国家的财力所能够匹配的。而当时繁盛的齐国,虽然有此能力,但齐国也并非长期存在。因此其不能够长期存在是具有实际经济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