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螺旋梭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什么?

2025-04-04 00:36: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兔螺旋梭菌病是以急性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的病原为革兰氏阳性螺旋形梭状芽孢杆菌,能产生毒素致幼兔腹泻而死亡。不同年龄的兔都可发生,而以刚断奶的仔兔最易感染。成年兔得病如使用克林霉素一类的抗生素,可使肠道中的正常细菌区系受到破坏,引起肠道内的生态失衡,螺旋梭菌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进而出现致命的肠毒血症。

本病的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发作,没有任何先兆症状而死亡。死前仅能见到精神沉郁,肛门被粪便污染,粪便呈黑色液体状。

剖检变化为胃黏膜脱落;盲肠明显膨大,内有黑色液体和气体,有特殊的刺鼻气味,盲肠黏膜充血,结肠有大量恶臭的液体,肝、脾、肾脏瘀血。

预防措施

(1)本病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特别是幼兔和怀孕母兔容易感染,饲料配方应稳定。在对病兔的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应特别注意,因成年兔病后,如果使用克林霉素一类抗生素,可使肠道的正常细菌区系受到破坏,引起肠道内的生态平衡失调,而引发疾病。

(2)病兔排泄物、病死兔的内脏器官均带有病菌,当其污染兔场地时,将成为污染源,所以应及时清理和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后方可利用。

治疗措施

(1)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3~5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同时口服黄连素、维生素C各l片。

(2)四环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5~40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也可口服,每天每只兔100~200毫克,连用2~3天;饮水,每毫升2.5~5毫克。

(3)磺胺脒,每千克体重0.1~0.2克,分2次口服连用2~3天。

(4)环丙沙星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

(5)脱水严重时应及时补液,静脉注射10%葡萄糖盐水20~40毫升,每天2次,连用2~3天;同时注射维生素C 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