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吟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1917年小歌班到达上海,20年代初,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20世纪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1938年,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1942年10月,袁雪芬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等。其中有很多还被搬上了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