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2025-04-13 14:15: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主要有以下原因:
  1.五胡内迁: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为其时代的特点。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中原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有的南迁长江流域,有的北迁关外少数民族地区。迁居中原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汉族也从少数民族那里吸收了有益的东西。
  2.北魏孝文帝崇尚汉文化: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权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历时近百年。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敢于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进改革,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公元77年,北周攻灭北齐,北方再次统一。至公元581年北周为隋所代。北方这140多年,历史上称之为北朝。 北方各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杂居生活中,不断加深融合,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3.历史潮流的顺应:民族融合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强迫他们输租调,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还强迫他们当兵;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还被掠卖。这样,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因动乱、饥荒而成为生活无着的流民,就加入了反抗西晋统治者的斗争中,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联合起来,并肩作战,使彼此加强了联系,增进了友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